老年人臥床一般數周內就會出現致命的呼吸或泌尿系感染。加之骨折后本身血液就很容易凝固,長期臥床不動,非常容易形成深靜脈血栓,繼發致命的“肺栓塞”。
骨折引起的疼痛、長期臥床不動、大小便不能自理、生活完全依賴照顧、長期失眠等等,實際上會給老年人造成極其嚴重的心理負面打擊。讓老年骨折患者很快就會產生焦慮抑郁,對未來生活失去希望,把自己看作家人的負擔。
相對于上肢骨折,下肢骨折、骶骨骨折、骨盆骨折、髖部骨折等對老人危害大,主要是下肢骨折(或者)即使不手術,也需要長期臥床,長期臥床可引起多個并發癥:下肢深靜脈血栓(肢體活動受限導致血流緩慢而引發)、墜積性肺炎(肺通氣功能減退,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時排出導致)、泌尿系感染、褥瘡等等。
科學研究發現,老年人確實存在著骨折后性命不長的現象,12%-17%的髖部骨折患者會在第一年內死亡,長期臥床死亡的概率增倍。所以說老年人骨折后,一般性命不長是有科學依據的,不是什么迷信說法。
復雜嚴重的骨折會導致局部的大量出血,一下肢骨折和骨盆骨折為例,出血量巨大,容易導致失血性休克,如果少量的出血會導致老人的體內血色素下降,老人的造血功能較差,因此機體處于一個供血供氧不足的狀態,會導致多器官的功能下降甚至衰竭,嚴重的自然會危及到生命。
PS:本文到此結束,歡迎訂閱多多評論留言!往期內容更精彩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