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路前的準備:做好拉伸熱身運動,可以通過壓腿、屈膝、活動腳踝等方式。
2.走路的姿勢:健步走時,身體要略向前傾斜,雙臂自然下垂,協調地前后擺動于身體兩側,略收小腹,雙手可輕輕握拳。全身著力于腳掌前部,盡可能跨大步伐,步態要均勻、沉穩而有節奏。簡而言之:目視前方、闊步向前、姿態自然。
3.走路的鞋子:要合腳(不壓腳背、不擠腳尖),鞋底與地面接觸面大,輕便(材質透氣和柔軟,走起來較輕盈),避震(健走時腳底所受到的沖擊是全身體重的1.2~1.5倍),防滑和穩定性要好。簡而言之:合腳、輕便、防滑。
4.走路的時間:早晨和上午,心血管事件(心梗、心絞痛等)的發生率較高,晚上光線差,容易出現跌倒等意外損傷,因此中老年人適合在下午鍛煉;健康年輕人只要時間安排得開,無論哪個時間段都可以。
5.走路的強度:就自我感覺而言,最低有效強度為微出汗、有點喘,但不影響說話。中等強度是內衣有些濕的出汗、喘氣,說話連貫性受影響。大強度是大汗淋漓、不想講話。簡而言之:因人而異、量力而行、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