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懼癥,是現在年輕人中,最常見最流行的癥狀,相比于最近常說的C位,得了社恐的人更害怕成為焦點。
社恐其實是一種亞健康,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方式有很多種,請大家對以下行為,自覺對號入座。
悠閑的休息日,一個人在家里賴床的時候,感覺像擁有了全世界,這時卻收到了聚會的邀請,腦子里立即閃過了千百個借口,最后
準備出門時,聽見隔壁鄰居,在外面開門的聲音,當然是等沒人了再出去。
出門后,在路上遇見熟人,要不要打招呼?第一句該說什么?算了,還是找地方先躲起來吧
上了公交車,優先選擇單人的座位,如果沒有再去坐空著的雙人位置,反正跟別人挨在一起坐,那還不如站著。
到站時太多人下車,結果自己還沒下去車就開了,要開口叫司機停車嗎?算了,還是坐到下一站再說吧
拿出手機回微信,剛給別人發一條信息,結果他直接打語音電話打過來
盡管有各種借口,但有的聚會還是逃不了,當全場有很多陌生人時,你唯一認識的人,就是你的救命稻草
每次參加聚會,或者去到人多的,公眾場合,都躲在角落,自帶隱身的被動
在陌生人面前的你,舉止斯文、手足無措,只有在熟人面前,才會釋放天性、現出原形
在見面前,你幻想了一百種互動方式,見面后,最怕空氣突然安靜
在密閉空間,跟別人單獨相處時,除了無處安放的小手手外,想要跟別人對視?算了,還是殺了自己吧。
害怕被注意到,明明很多問題還不懂,明明內心還有很多想法要表現,但就是開不了口
想一個人安靜地坐車聽歌,想一個人獨自走在路上思考人生,但每次在外面都能遇到熟人,被強迫尬聊的時候,腦闊疼。
對以上場景熟悉的人,可以數數自己中了幾條,既然社交活動是社恐的天敵,那有沒有什么事情,能讓他們感到開心呢?
對于社恐來說,不用出門是最幸福的。
喜歡慵懶地躺在床上聽雨聲,聽說,下雨天跟電視劇最配哦。
跟人相處需要控制好,情緒、表情、語氣,那么線上解決最棒了。
家里來的客人,打亂你原本的計劃,當他們起身要離開的時候,你露出了最真實的笑容。
聊天沒有話題要尬聊,面對面玩手機又不禮貌,那就找個人一起安靜地坐著發呆吧。
不想去的約會,如果不方便拒絕,就祈求別人推掉吧。
除了真的社恐患者,現在更多人是在拒絕無用社交,與其將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無意義的活動上,不如多提升自己,畢竟,圈子不同不必強融。
在人際關系日益復雜的今天,我們漸漸不能做回自己,朋友圈三天可見,發條朋友圈需要提前分組。
如果說人類是群居動物害怕孤獨,那么我們更害怕的是失去了自我的世界和無拘束的生活,讓我們享受獨處的愜意,過上不被打擾,也不打擾別人的安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