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侍墨(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吾家有女初長成,愿予柳府為書童。
忘敷胭脂勤耕筆,翰墨丹青勝腮紅。
說唱聲名贏票友,說文解字善女工。
集采山川百花譜,溢彩流光逗乃翁。
良苑天成三千界,逍遙文士古今同。
《西游記》里有兩位身居要職卻難逃悲慘命運的龍王。他們一個用性命為唐僧取經做了鋪墊,讓靈山策劃的取經工程得以順利開展;另一個則在取經工程進行中被罷官,又在工程臨近收尾時,神秘失蹤——你們知道這兩位倒霉的龍王是誰么?
不消說,第一位龍王比較好猜,他就是用龍頭提醒唐王李世民開展取經工程的涇河老龍。這位涇河龍王不單是涇河水域的“一把手”,又兼著八河總管,任司雨大龍神之職。而且他的老婆還是曾任北海龍王又兼任西海龍王的敖順的親妹妹,九個兒子里有八個都帶著官方職稱。
按說有這樣龐大關系網的“風云人物”,應該在處理之前慎之又慎,充分考慮其受刑后的社會影響因素;而且因為施雨的點數有誤就咔嚓了人家的龍頭,未免有些量刑過重。但事實就是這么的大跌眼鏡,即使涇河老龍找了唐王李世民這位“救兵”,仍舊被魏征所斬首。
如果說,是因為靈山集團跟玉帝借個龍頭嚇唬唐王,那這個龍頭的分量也未免重了些——李世民再怎么牛,也不過是個凡人,嚇唬他,隨便找個龍頭就可以了,為什么一定要用涇河老龍的頭呢?
那位說,不就是因為涇河龍王他們家的關系網太過龐大,天庭怕他們拉幫結派所以才找了個理由將其斬殺么?
其實,您只猜對了開頭。
在通讀《西游記》原著之后就不難發現,和涇河龍王有著相同際遇的,還有另一位封疆大吏。他的兒子全程參與了取經工程,但也因為如此,他慘遭天庭調崗,在取經工程還未進行到一半就失勢,并且不知所蹤。
行文至此,您大抵也猜到了,這第二位倒霉的龍王,就是曾任西海龍王又被調任北海后來兩海都沒他份的龍王敖閏。
彼時的敖閏,時任“西海龍王”;而且他所管轄的西海,毗鄰靈山集團的大本營“西牛賀洲”。
這個敖閏家的老三,就是后來變成白馬“馱負圣僧來西,又馱負圣經去東”的小白龍。
所以海上菩薩愿意代表靈山集團將小白龍收入麾下,其實是看中了他“西海龍宮三太子”的政治背景。
第8回,敖閏雖然以“縱火燒了殿上明珠”為由將小白龍告了忤逆,但小白龍卻被觀音尊者救下,給取經人當了腳力。和小白龍加入取經團隊,爭取到靈山的工作名額相比,敖閏用兒子性命討好天庭的行為是真是假已經顯得不那么重要了——就算他是真心用骨肉至親換取領導的信任,天庭也不再會相信他了。
于是,在第3回四海龍王初亮相的時候,敖閏是“西海龍王”;第41回四海龍王集體在火云洞外幫助悟空時,敖閏卻變成了“北海龍王”;而第45回車遲國的情節更是離奇,敖閏最后一次公開露面,都沒有寫明他任職何方。
在此之后,敖閏的活動似乎就停止了。直到第100回,五圣成真時,小白龍受封。
如來佛祖只是模糊地提了一句“汝本是西洋大海廣晉龍王之子。”——哪個知道這“西洋大海廣晉龍王”是謚號還是在職的虛名?(第92回西海龍王就已經是敖順了,敖順的兒子也扯了一面“西海儲君摩昂小帥”的大旗)
玉帝多聰明吶,他怎么可能允許屬下有“腳踏兩只船”的事情發生?
因為兒子要給靈山打工,所以身居天庭要職的老子就必須下崗……以絕后患嘛!
大抵,涇河龍王被斬首的另一層原因,是他的第五個兒子“徒勞龍”,工作職責是“給佛祖司鐘”。
你們把兒子都派給我的政敵打工了,還好意思和我說你忠心耿耿?
伴隨著涇河龍王的龍頭落地以及敖閏龍王的神秘失蹤,靈山方面“用龍子來拉攏龍王”的計策,也就一并付諸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