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錦思郎(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禪僧有救來西域,徹地無波過黑河!此時季節已入了寒冬,取經隊伍于是冒雪西進,直到冬去春來,一行四人又來到了車遲國界,只因唐長老聽見有震耳欲聾的吶喊,于是就差遣孫行者前去查探,才得知此處乃是個敬道滅僧之地,于是就有了‘車遲斗法’的精彩故事。
而當孫行者看到和尚們努力拉車的時候,第一個念頭就很有趣:‘想是此處五谷豐登,找不出雜工來,和尚們要蓋寺廟,才會親自努力’,原來五谷豐登的地方,居然是沒人敬佛的嗎!其實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孫行者打探到了實情,居然說道:他聽說過這個地方,他孫行者離開五指山監獄,在取經路上此時也只有六年左右,而此處的三個妖魔興道滅佛卻是從二十年前開始的。而孫行者顯然沒來過這個地方,他在取經的路上也沒聽說到此處游蕩過,更沒見過那個神仙妖怪跟他說過這話,那他究竟怎么聽說的呢?
難道就和白馬晉一大哥推測的那樣,孫行者其實是六耳獼猴的親兒子,所以,我猜測他應該有了部分善聆音,能察理的本能才得以聽到的,又或者說孫行者其實在五指山監獄里,對外宣稱的是饑吃鐵丸,渴飲銅汁,其實有得是山神土地們服侍(所以才痛恨別的妖魔奴役和欺壓山神土地,也很喜歡和山神土地們打交道),并有專人給他天天報道三界的各種新聞資訊,所以他才聽說過。
閑言少敘,孫行者在得知這幫和尚們的苦楚后,一番安慰勸解也是令我驚訝,他說:你們既然這么痛苦,怎么還不自殺呢?想當年初回花果山時的孫悟空,可自稱是天生圣人,原來,這孫圣人真的會勸別人尋死呢!
很快,孫行者也找到了這次與和尚們交談的重點,那就是這五百的和尚是想死都死不了的,因為原本輪流保護唐僧的丁甲、伽藍、偈帝、功曹這次卻干起了兼職,奉命來保護這群時時想要自殺的和尚們,此外,還有太白金星親自托夢給他們,描繪這孫行者的相貌,好讓這群和尚把孫行者認準了,當成救星一樣期盼,甚至不惜把孫行者的人品夸獎一番,以至于這里智淵寺的和尚都認得行者,開口就叫:齊天大圣孫爺爺。這明顯就是金星要把這猴子拉下水的嘛,你看這個會主動勸別人死的孫圣人,怎么可能主動救人咧!
孫行者被夸的高興,自然開心的把滅妖魔的事兒攬下來了。然而,從兩個被孫行者打死的道士口中得知,原來這車遲國的三個國師乃是虎,鹿,羊三仙,能呼風喚雨,要為這國王祈求長生。又從一些龍神云童口中得知,這三位都有個五雷法乃是道家真傳,并不懂的煉丹之道,只知道金丹圣水能夠長生,更沒聽說過唐僧肉的神奇功效。
待到取經團隊進宮倒換觀文,又有當朝宰輔啟奏說情,說:大唐中原國盛民富,這和尚敢來西方必有道行,不如放行,讓他們過去。沒想到車遲國王也準了奏,那么對于唐僧來說,此地應該是沒有危險的。
始料未及孫大圣,一貫喜歡單干,嫌棄八戒沙僧累贅的孫悟空,這次卻帶上了兩個師弟一起玩耍,并用三清觀的一頓大餐把這兩位也帶下水來。
帶著二人偷吃了供品并不離去,反而閑談嘮嗑,直到被小道童發現并稟告了三個妖魔,孫悟空才算把兩個師弟真的攪進了這件事,隨即就捉弄羞辱了三個妖魔,然后才現出本相道:“……那個三清,肯降凡基,我將真姓,說與你知。大唐僧眾,奉旨來西……”。
他這樣自報了姓名,簡直就是用最快的方式,讓這三個妖魔記住了他嘛。(網絡上也同樣有一個這樣經典的段子,就是如何讓一個人最快的記住你,很簡單,只需要上前去先狠狠給他一巴掌,然后再告訴他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他一定會記你一輩子的)
孫行者讓三個妖魔記住了他,也算是平白的給唐長老又添了一難。車遲三祖也總算跟他結下了梁子,極力阻撓四眾西行,當然,以卵擊石,自不量力,下場凄慘,可發一嘆!
這三個妖魔雖死,卻是我見過最講義氣的兄弟組合之一,金銀童子算是一對,這三個妖魔也是如此,虎力大仙跟行者比斬頭已然死了,都說識時務者呼為俊杰,鹿力,羊力兩個師弟難道看不出來自己不是對手嗎?也或許他們根本都沒想過逃跑,偏要前赴后繼的跟孫行者死磕到底。當真是做到了他們當年結拜時立下的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看到虎鹿羊三具被打回原形的尸體,錦思不免有些惋惜,想這車遲國的百姓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五谷豐登,安居樂業。除了五百個和尚受了苦,若沒有丁甲諸神暗佑,這五百個早就自殺西去參佛了,車遲國只剩道教,民安國泰,海晏河清,豈不是一方樂土嗎。但我也只好呵呵一聲,你們還記得孫行者見到和尚們拉車時的第一個念頭嗎?五谷豐登時,是沒人敬佛的,只有災害才能讓百姓畏懼,才懂得抱佛腳,因為佛法教導的就是忍耐和修來世。
(然而福禍相依,滅了三個妖魔,對于車遲國的百姓也不總是壞事情,若年年都風調雨順,老百姓嘗慣了不勞而獲的甜頭,以后還有誰肯努力建設國家?都成了好吃懶做的豬頭咯,畢竟飽暖思淫欲,民風日下才是指日可待的!所以才有了行者臨行之際,對國王說那番話:向后來,切不可故為亂信,望你把三教歸一,也敬僧,也敬道,也養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
不過,為了惋惜這三個妖魔,我想到了另外兩個同樣悲催且武力值不高的妖精,一只是曾經在孫行者棒下逃過一劫的虎先鋒,雖說后來被豬八戒打死,也是在豬猴合力圍堵之下才喪命;另一個則是有解尸法的白骨夫人,孫行者若沒有丁甲諸神暗助,單憑鐵棒要打殺此妖也是水中撈月。或許這車遲國的三個妖魔也都有類似的法術,他們在隔板猜物的環節屢屢落敗,已然知道碰到了硬茬子,于是用了金蟬脫殼法,留下一具尸體,真身早已遠遁了,畢竟識時務者呼為俊杰,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三十六計,走為上也。
行文至此,錦思卻還有一事要提,上一篇妖魔錄有讀者指出,西海玉龍三太子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而黑水河捉黿時的摩昂太子則是西海龍王敖順之子,而敖順在最初孫悟空東海索寶時是北海龍王,東南西北四海,敖廣,敖欽,敖閏,敖順,這就是最初龍王從大到小的排列,難道說北海龍王從老四變成老三了?
或許并不是這樣的,因為孫行者此次車遲斗法時,與羊力大仙比油鍋洗澡時,捉走羊力大仙那條冷龍的依舊是自稱北海龍王的敖順。難道是敖順一龍兼兩海,敖閏因玉龍太子忤逆被害死了?更不對,前面四海龍王水淹火云洞,以及孫行者與虎力大仙比祈雨時,天上都還是四個龍王的。
思來想去,或許四海龍王和天上的四大天王一樣,都受玉帝的‘更戍法’的節制,天上一天,地上則一年,天上天王一天一輪換,地上龍王一年一輪換。才會有這樣神奇的變化,若不然,就只能是作者筆誤,寫錯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