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屬于皮膚科頑癥,頑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治療難,纏綿難愈;二是根治難,愈后又復發。正是因其難,所以才出現各種各樣的治療方法,包括中醫的、西醫的、內服的、外用的,當然還有打著祖傳秘方旗號宣稱包治騙錢的。可以說再也沒有哪種疾病像銀屑病這樣方法繁多,眾說紛紜,銀屑病也是目前各種疾病里治療手段最多,藥物、處方最繁雜,各種治療方法爭議最多的疾病。
在眾多方法中,中醫藥治療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睞。關于中藥治療銀屑病也有很多不同的觀點,目前臨床影響最大的當稱趙炳南先生提出的血熱、血燥、血瘀辨證方法。
銀屑病的基本損害是紅斑上面覆蓋鱗屑,基本的病理變化就是紅斑,鱗屑。臨床上根據鱗屑的顏色和紅斑的多少,鱗屑的特點,侵潤,厚薄分為三個癥型:血熱,血燥,血瘀。
這里的血是指氣血津液的血。中醫認為人體由外在的毛脈筋骨皮,內部的臟腑和連接的經絡以及運行期間的氣血津液共同構成。血熱,血燥,血瘀就是氣血津液的血發生異常,一個是血功能的異常,功能亢奮了產生熱毒至甚而產生了血熱。血熱又導致血虧耗過多,營血虧燥,生風生燥;如果血的運行不好,就瘀阻產生血瘀。
根據皮損特點巧區分
其實銀屑病的血熱、血瘀、血燥三個證型是比較容易區分的,第一,從皮損區分,十分直觀,另外皮損特點不受年齡、性別、地域的影響,十分穩定;第二,從銀屑病發病順序區分,進行期往往是血熱證,靜止期往往出現血瘀證,消退期往往是血燥證。
一、血熱證
往往出現在進行期,皮損顏色鮮紅,新出皮損不斷增多,迅速擴大;另外再結合舌苔、脈象和伴隨癥狀,一般會有熱的表現,比如舌紅、苔黃、脈弦滑或者數,小便黃,大便秘結。
二、血燥證
血燥證往往出現在消退期,主要出現干燥的表現,皮損顏色淡紅,鱗屑干燥,舌淡,苔少,脈緩或細,伴有口干咽燥。
三、血瘀證
典型的斑塊型、靜止期銀屑病多數是血瘀證;由于血液瘀滯不通,皮損顏色暗紅,皮損肥厚浸潤,舌紫暗,有瘀點、瘀斑,脈澀,女性患者伴有痛經。
我們可以根據皮損特點可以很容易辨別出血熱、血瘀、血燥。
當然在臨床中病情往往復雜多變,每個人生活環境、個人經歷不同又存在千差萬異。以上三種辨證分型只是為了醫生科研方便以及初學者方便入門,銀屑病分型又何止幾十種。在臨床上經常有一些病人可能是血熱兼有血燥,或者血熱兼有血瘀,或者是血燥兼有血瘀,這都有可能出現。所以臨床用中藥治療還需要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進行。
針對這三個證型如何來選擇中成藥呢?
有一些是根據說明書可以不經過辨證的用藥,這類藥有銀屑膠囊、郁金銀屑片、銀屑靈顆粒等,這些藥物藥味比較多,照顧了銀屑病的各個方面,所以只要是符合銀屑病辨病的診斷就可以使用。但是郁金銀屑片藥物中含有一些比較毒的重金屬的中藥,有馬錢子、雄黃,不建議在臨床上使用。
血熱證采用涼血解毒的方法,符合的藥物包括復方青黛膠囊、消銀顆粒、克銀丸。復方青黛膠囊等含有青黛成分可能導致肝損傷,臨床使用時要定期檢測肝功。
血燥型治療原則涼血潤燥、祛風止癢,藥物消銀顆粒、紫丹銀屑膠囊、苦丹丸。紫丹銀屑膠囊組成有一些重金屬的成分,不推薦使用。
血瘀證,血瘀證在臨床上比較難治,頑固型的、斑塊型的銀屑病,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辨證治療的藥物當中沒有一個專門用來治療血瘀證銀屑病的藥物。其他的辨病治療銀屑病的藥物中可以選擇使用,也可以選擇一些經典的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成藥,如血府逐瘀膠囊、大黃蟅蟲丸、桂枝茯苓丸。
銀屑病血熱、血燥、血瘀三個證型要應用專門用來治療銀屑病的中成藥來治療。臨床上除了這三個主證之外,其實影響療效的還有一些因素。除了這三個主證之外,常常有一些兼證,兼有風或者濕或者毒。在臨床的治療當中,除了治療它的主證之外,還要對它的兼證加以治療,才會有好的療效。
(本文根據北京中醫院皮膚科聚友會群專家講課記錄整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