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青龍湯
1.1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此為逆也。大青龍湯方。八。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枚,擘 石膏如雞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復服,汗多亡陽遂一作逆。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1.2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
2、桂枝二越婢一湯
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方十四。
桂枝去皮 芍藥 麻黃 甘草各十八銖。炙 大棗四枚,擘 生姜一兩二銖,切 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3、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3.1發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二十六。
麻黃四兩,去節 杏仁五十個,去皮尖 甘草二兩,炙 石膏半斤,碎,綿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黃耳杯。
3.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方二十四。
麻黃四兩 杏仁五十個,去皮尖 甘草二兩,炙 石膏半斤,碎,綿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4、麻黃升麻湯
傷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方九。
麻黃二兩半,去節 升麻一兩一分 當歸一兩一分 知母十八銖 黃芩十八銖 萎蕤十八銖。一作菖蒲 芍藥六銖 天門冬六銖,去心 桂枝六銖,去皮 茯苓六銖 甘草六銖,炙 石膏六銖,碎,綿裹 白術六銖 干姜六銖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