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上有乾坤,
天上人間、黃泉碧落,
佛國道土、草木生靈,
山西壁畫是一幕幕最形象生動的古代生活與信仰畫卷,是精湛高超的藝術作品,是極致的國之瑰寶。
由上海博物館和山西博物院聯合主辦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將于11月29日拉開帷幕。展覽遴選北朝和宋金元這兩個時期山西地區出土的墓葬壁畫珍品,將這些中華五千年文明長河中的璀璨瑰寶帶出中原,來到黃浦江畔,為公眾呈現一出前所未有的古代壁畫藝術特展。
為了更完整地呈現山西古代壁畫藝術,我們在展覽之前特別策劃了山西壁畫藝術精選微信專題,以視頻及圖文模式帶大家先睹國寶風采。
▼
接下來幾期中,您將欣賞到芮城永樂宮、洪洞廣勝寺、汾陽后土圣母廟、太原徐顯秀墓、汾陽東龍觀宋金墓壁畫介紹。
本次展覽將展出的展品目錄也將在11月最后一期微信中向大家公布,敬請期待~
極難得的展覽
古墓葬壁畫的原址保護不易,現階段我國主要采取揭取搬遷、異地保護的手段,這也讓墓葬壁畫在博物館空間的展示成為可能。
此次上海博物館《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遴選北朝和宋金元這兩個時期的12組共89件壁畫,
均為從!未!向!公!眾!展!出!過的壁畫珍品
無論在內容上還是規模上都前所未有,堪稱迄今為止全國最大的古代壁畫特展。
極罕見的文物珍品
山西古代壁畫包括地面上的寺觀壁畫和地下的墓葬壁畫,遺跡遍布三晉各地。
◎ 朔州水泉梁壁畫中有迄今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十二生肖圖。
◎ 忻州九原崗壁畫墓不僅有我國迄今發現最大的狩獵圖,還首次發現北朝建筑壁畫。
◎ 稷山縣元代青龍寺壁畫,有中國現存最早的水陸畫。
◎ 芮城永樂宮壁畫,是中國現存面積最龐大、保存最完好的道觀壁畫。
山西壁畫珍品數不勝數,是中國美術史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忻州九原崗墓道北壁
極高超的畫藝
山西壁畫多出自不留名的民間工匠之手,讓我們得以窺見民間精湛高超繪畫水平之外,還反映出這些壁畫與許多著名的前朝畫家和畫派之間的藝術淵源。比如北齊東安王婁睿墓畫風近似當時的畫圣楊子華;元代永樂宮三清殿壁畫傳承了吳道子畫風,與晉南襄陵畫派也有極大關系。可以說在人物畫的創作方面,山西壁畫占據著美術史上極為重要的地位。
太原北齊婁睿墓墓道壁畫
極多樣的題材
山西壁畫題材多樣,以人物畫為主,亦有山水、花鳥題材;
◎ 有莊嚴肅穆的佛國仙境,也有安定喜樂的世俗人情;
◎ 有上層貴族的宴飲狩獵,也有平民百姓的梳妝戲樂;
◎ 有奇幻的天象星辰,也有平凡的牛馬貓狗。
如此多樣的題材共同拼湊出古代山西的社會歷史風貌,極具歷史研究價值。
太原北齊徐顯秀墓北壁夫妻并坐圖
極壯觀的場面
廣闊的壁面是畫師的畫板。徐顯秀墓壁畫總面積達340平米,彩繪各類人物200余人,表現出墓主人宴飲出行聲勢浩大的壯觀場面。
寺觀壁畫同樣如此,永樂宮三清殿《朝元圖》面積達400多平米,畫各類神祗284身,主像高達3米以上,群像亦多2米有余,前后四五層排列,相互交錯,井然有序,氣勢恢宏。
向右滑動 →
芮城永樂宮三清殿元代壁畫
極生動的細節
山西壁畫大多鴻篇巨制,卻能“以形傳神,注重細節”。
北齊徐顯秀墓正壁前排有一位被忘記畫手上的樂器者,我們卻能從其動作神態判斷這是一位吹笛人;
汾陽明代后土圣母廟描繪的圣母送子畫面,一輛平板車上整整齊齊地畫著一個一個并排躺著的嬰兒,用三頭不同顏色的毛驢拉往人間,其中還有幾個調皮的孩子跳出了車廂,真是一幅充滿想象力卻處處體現生活細節的“送子圖”。
徐顯秀墓北壁忘記畫笛子的吹笛人
極生活化的氣息
墓葬壁畫雖為逝者而作,卻是現世生活的寫照與延續,常常描繪夫妻并坐、備食宴飲的場景。汾陽東龍觀宋金壁畫墓,仿木構建筑的磚室墓里描繪出一幅富實溫馨的家居圖景,婦人啟門、侍女捧物,窗棱與燈臺,還有戲耍的貓狗,營造出墓葬世界里很有人情味的氛圍。
寺觀壁畫雖然為宗教信仰而作,卻將民間圖像納入其中。洪洞廣勝寺的水神廟壁畫以求雨為主題,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壁上描繪的平民百姓打球、下棋、賣魚、梳妝畫面,呈現生動細致的明代民間生活。
汾陽東龍觀二號墓壁畫
洪洞水神廟壁畫打球圖
極多元的文化
宋代梅堯臣有詩句寫山西太原一帶:“并州古來稱近胡,山雄氣壯民足儲”。北朝和宋金元時期,山西都是中原文化與草原文化交融的重要地帶,壁畫為我們研究多元文化影響下的山西墓葬風俗提供了諸多材料。
而山西寺觀壁畫,北京大學李淞教授稱其為“跨宗教的視覺文化檔案”。佛教、道教和儒家的忠孝觀念,交錯融合呈現于壁畫畫面,幫助我們研究在不同宗教和信仰影響下當時當地群眾的普遍期待。
太原北齊徐顯秀墓壁畫中卷發、著連珠紋裝飾服飾的女子
朔州北齊水泉梁墓室壁畫中駕牛車的人
山西壁畫這項國寶級的存在,是一個充滿魅力與驚喜的課題。上海博物館《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主要展出北朝及宋金元時期的墓葬壁畫珍品,雖然文中所提的多處壁畫無緣此次展覽,但大家可以跟隨我們在這個十一月推出的系列主題微信,一起關注壁畫藝術、關注山西,一起享國寶山西之美,并期待這場前所未有的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