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思想
為了提升教學質量,努力辦好老百姓滿意的家門口的好學校。正視我校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讓所有的學生都得到發展,特制定了XX學校培優補差實施方案。
二、工作思路
學校加強對培優補差工作的管理,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重視對培優補差工作的調查研究,全面了解各教研組培優補差工作情況,關注教師培優補差工作的實效性。
三、工作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四、具體措施
1、建立檔案,積累資料
由教導處負責,各年級分學科對各班的優秀生及學困生進行梳理。由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根據歷次考試成績確定培優補差的學生名單,由備課組確定輔導時間,建立學生學習過程評價檔案,即學生成績跟蹤檔案,對輔導學生的平時作業與考試進行記載,觀察其進步情況,并適時調整輔導計劃。
2、確立近期輔導計劃
各備課組及任課教師根據學生學科成績的情況,確定近期輔導計劃,精心準備培優補差的輔導內容、及時做好培優補差記錄工作,保證每次的輔導質量。
3、關注課堂,扎實推進
(1)課堂教學上:課堂上優先提問、優先答疑、優先指導,對學困生,多提一些基礎性的問題,幫助他們彌補知識上的缺陷,發展他們的智力。對優秀的學生,多提一些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
(2)作業要求上:作業布置要有的針對性,分層布置;作業的批改要適當增加面批的次數,并且落實講評,跟蹤到位;平時的每次考試與作業都要詳批詳改。
(3)每堂新課結束后,利用課內時間,有意識地解決當堂中的問題。
4、課后輔導,確保實效
課外輔導采用分層教學。集中上課與分散輔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各科以科任教師為核心,每周集中上課一次,對學困生主要進行基礎知識的輔導,對優秀生主要進行一定難度的知識探究;平時由該生所在班級的科任教師分散輔導;合理利用早晨、中午、放學時間等空余時間解決個別學困生當天存在的困惑,學困生的課外輔導作業必須當面批改與指導;六、七年級每周進行一次周測,語文、數學、英語輪流進行,及時鞏固所學內容。
5、舉辦學科競賽,營造氛圍
把對優秀生和學困生的輔導與學科競賽結合起來,每學期舉辦一次學科競賽活動,營建一個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
6、積極評價,增強自信
對于學困生,一方面及時發現學生優點多鼓勵;另一方面在學業上采取二次加分法,即在單元測驗后,教師經過試卷講評,學生回家加以訂正,教師視訂正的認真態度與正確度給予二次加分。通過二次加分法,既可以督促學生認真訂正弄清問題的癥結,又可以讓學生有“原來我只是差這一步……”的感覺,體會到成功并不遙遠,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7、學習交流,進行經驗推廣
教導處每學年舉辦兩次學習經驗推廣會(優秀學生或成績進步的學生),向全校學生交流學習經驗和心得,共同促進,共同提高。
8、幫教活動,助力提高
充分發揮班級團隊力量,在教師進行補缺補差工作的同時,各班盡快成立培優補差學習小組,委任學習成績較好、責任心、熱心幫助同學的班干部兼任組長,學習小組一般3――5人為宜,注意好中差、男女生的搭配、創建團結友愛、積極進取的學習小組。
9、家校共管,提高成效
每學期教導處、年級組要攜手對“學困生”的家長進行一次問卷調查,了解“學困生”的心聲,聽取“學困生”家長的反映,掌握任課教師的教學態度與補差補缺效果,努力提高教學質量,逐步減少學困生人數。使補缺補差工作落到實處,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10、宏觀調控,跟蹤管理
教導處要關注培優補差工作進展情況,重視檢查與積累。各教研組要加大對“學困生”的補差力度,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各教師的補差情況,特別要關注作業的面批,緊緊盯住作業和練習,發現問題及時補救,要達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和“月月清”。教研組每學期召開兩次專題工作會,了解輔優補差情況,及時督促與鼓勵,以便更好地做好這項工作。
XX學校教導處
2022.3
附件
XX學校培優補差學生輔導記錄
姓名: | 班級: | 學科: | 學習情況: |
成績1: | 成績2: | 成績3: | 成績4: |
成績5: | 成績6: | 成績7: | 成績8: |
近期目標 | |||
輔導記錄 | |||
時間 | |||
輔導成效 |
《學校“培優補差”(學困生)工作材料匯編》感興趣的朋友私信或下方評論區留言!
1.XX學校培優補差實施方案
2.學校培優補差工作實施方案
3.XX學校學困生幫扶工作方案
4.XX學校學困生幫扶轉化工作方案
5.學校培優工作方案
6.學校后進生轉化工作方案
7.高三年級理科補差實施方案(討論稿)
8.學校培優補差工作計劃(1)
9.學校培優補差工作計劃(2)
10.班級培優補差工作計劃
11.教師培優補差工作計劃
12.教師學困生幫扶計劃
13.XX學校“培優輔弱”工作紀實
14.XX學校學困生群體幫扶制度
15.學校后進生轉化工作實施制度
16.“學困生”的十種類型(附解決方案)
17.學困生轉化10法
18.培優與補差的20條技巧(實用)
19.“雙減”背景下的學困生轉化策略
20.“雙減”背景下如何讓“學困生”脫困
21.教師必讀---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22.淺談“學困生”轉化工作
23.實用貼:我們在課堂上這樣落實培優補差
24.民辦學校培優補差的四條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