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購”擊到地產利益者痛楚
之前,政府調控地產有些不痛不癢,百姓對此怨聲載道,稱“調控”為“空調”。調控不下去的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在地產方面陷得太深,基本上中央的政策地方政府都用地方政策給化解了。所以,客觀上地方政府和地產商以及商業銀行利益上是一體的。2007年世界金融風暴,政府不用調房價就下來了,但2008年由于宏觀經濟急轉直下,政府為了趕快恢復經濟增長,加上地產商強大的游說團隊,結果房地產差點成為十大振興行業,最后雖然沒有成為十大陣型行業但實際上政府放任了地產商以及地方政府在房地產上的行為。結果,2008年底房價又開始加速上漲。房價上漲已經深深刺痛中國經濟,可以預見,中國房價如果繼續漲下去必然是泡沫破滅,中國經濟將可能徹底陷入一個至少十年的浩劫,中國社會很可能陷入混亂。所以,2010年4月開始,在宏觀經濟趨穩的情況下,對房地產的調控力度明顯加大。但是,第一輪、第二輪的一系列政策并未執行到位,房價不但未跌反而在2010年底又開始上漲,這種形勢一旦形成爆炸式上漲,則中國宏觀經濟休矣。所以,這第三輪調控下了狠手,房產稅、限購一系列政策出臺。特別是限購,直接打到了房產商的死穴上,因為限購和房產稅配套實際上基本上限死了炒房。可以預見,貨幣政策是逐漸收緊的,資金使用成本是越來越高,這對房地產商來說將是無比艱巨的挑戰。
所以,當李稻葵教授為限購說了幾句話就遭到了大量謾罵。這種事其實很無聊,政策取向其實是政治綜合的結果,房地產退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以及國家加大保障房建設以及要求央企退出房地產市場實際上已經是一種政策取向,當下一系列政策不過是這個方向的配套而已。可以預見,只要房價不降,政策就會不止,這一點去年三季度筆者說過很多次,所以建議地產商應該適當降價,以最快速度收回資金,等待房地產市場逐漸趨冷過冬。可事實上地產商仍然認為政府的調控不過是空調,所以最終吃了這真正的板子感覺到痛了。
對于限購,個人認為并不是最嚴厲的政策,筆者這里可以斷定,只要房價敢堅持半年不降,后面一定會有更嚴厲的政策,房地產市場的地震還在后面。特別應該指出的是,如果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美國經濟再出一次問題,則短期這個影響會更大。
所以,在限購問題上,筆者很鮮明地支持李稻葵教授,支持政府階段性限購來對瘋狂市場加以控制的措施。而且,從網上評論看,大罵李稻葵的多是相關既得利益者,而較好的多是普通百姓。在這種大是大非的涉及到大多數人利益的情況下,筆者堅決會站在中國大多數人的一邊。更可笑的是,從罵人者的嘴臉上看,到底是誰“斯文掃地”?
在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萬能的市場,更沒有一勞永逸的政策。所以,無論市場也好、行政手段也罷,再或法律手段,都是手段而已,什么手段有用,什么手段有利于宏觀經濟長遠發展,維護最廣大群眾的利益,什么市場手段、政策手段就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