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是指因感受外邪或飲食勞倦,使肺失通調、脾失轉輸、腎失開闔、膀胱氣化不利,導致體內水液潴留,泛濫肌膚的一種病癥。常常表現為頭面、眼瞼、四肢、腹背,甚至全身部位的浮腫。根據臨床表現一般可分為陽水和陰水兩類。陽水發病較急,多從頭面部先腫,腫勢以腰部以上為著。陰水發病較緩,多從足跗先腫,腫勢以腰部以下為劇。
水腫發病率較高,中醫藥治療效果較好,西醫學的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內分泌失調,以及營養障礙等疾病所出現的水腫可以此為參考進行治療。
水腫的治療一直是醫學上的一個難題,從古至今,都有對水腫這個疾病的治療方法,很多的中醫特色療法也是可以治療水腫,能夠不斷的改善水腫的狀況,并能不斷的治愈,今天,中醫艾灸專家給你將解釋艾灸治療水腫的方法!
診斷要點
陽水:①頭面先腫,漸及全身,腰部發上腫甚,按之凹陷。恢復較快,皮膚光澤,小便短少,伴惡寒發熱,肢體疼痛。咳嗽氣粗。②偏于風寒者,形寒無汗,舌苔薄黃,脈浮數。③偏于風熱者,咽喉腫痛,舌苔薄黃。脈浮數。
陰水:①足跗先腫,漸及周身,腰部發下腫甚,按之凹陷。恢復較慢,皮膚晦暗,小便短少。②偏脾虛者,伴脘痞便溏,四肢倦怠,舌苔白膩,脈濡緩。③偏腎虛者,兼腰痛腳酸,肢冷、神疲,舌淡苔白,脈沉細弱。
艾灸治療方法
陽水:
隔姜灸大椎、肺俞、三焦俞、腎俞。灸至皮膚潮紅。以不起泡為度。偏風熱者,宜點刺少商出血,以助散熱。
陰水:
直接無瘢痕灸水分、脾俞、腎俞穴,每穴7壯。偏脾虛者,灸三陰交;偏腎虛者,灸太溪;至局部穴位皮膚潮紅,觸之溫熱為度。
水腫辨證分型取穴及灸法列表
癥型
取穴
配穴
灸法
施灸量
陽水
肺俞、三焦俞、陰陵泉、水分。
胸中煩悶加內關;小便不利加三陰交。
艾炷灸
每穴施灸3~5壯,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艾條灸
每穴灸15~20分鐘,每日灸1次,10次為1療程。
燈火灸
每日灸1次,每穴灸1壯,連續灸至病愈。
陰水
脾俞、足三里、腎俞、命門、水分、氣海、復溜。
惡心加內關;脘痞加中脘;尿少加陰陵泉、膀胱俞。
艾炷灸
每穴灸5~7壯,每日灸1次,10次為1療程。
艾條灸
每穴灸15~20分鐘,每日灸2次,10天為1療程。
溫針灸
留針20~30分鐘,每日針灸1次,10次為1療程。
燈火灸
每日灸1次,每穴灸1壯,連續灸至病愈。
注意事項
水腫后期,必須采取綜合治療,而繼發性水腫,灸法宜作為輔助治療方法,當病情穩定時,可單獨依靠此法治療。
艾灸治療水腫,是一個很好的治療方法,但是想要治療好水腫,不能單單只靠艾灸這一個療法,還需要和其它的療法進行綜合治療!
更多請咨詢
電話:13810446929
微信:144488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