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中國現在最暢銷的藝術家都有誰?趙無極必須榜上有名。
在香港蘇富比2019年秋季“現代藝術晚間拍賣”會上,趙無極創作的《21.04.59》以1.04576億港元成交,成為2019年秋季拍賣市場首件過億成交的拍品,同時這也是趙無極拍賣市場上第十件過億成交的作品。
《21.04.59》1959年 油畫畫布
然而這還不算什么。
早在2018年蘇富比拍賣中,趙無極的作品就一次次刷新了拍賣紀錄。其尺幅最大油畫《1985年6月至10月》以約5.1億港元成交,一舉創下趙無極世界拍賣紀錄、亞洲油畫世界拍賣紀錄、香港拍賣史上最高成交畫作三大紀錄。
建議橫屏觀看 ▼
《1985年6月至10月》1985年
這幅280 x 1000 cm的三聯畫是趙無極應建筑師貝聿銘之邀,為新加坡萊佛士城特別創作。
趙無極的作品已經成為當今時代最貴的作品之一,其作品的價格自2000年以來上漲了1082%。
趙無極是何許人也?
他與朱德群、吳冠中被稱為“留法劍客”,“西方現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是法蘭西畫廊終身畫家、巴黎國立裝飾藝術高等學校教授,還獲得了法國騎士勛章。
趙無極(1921-2013)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位法國華裔藝術大師——趙無極的故事~
壹
西方藝術觀念的洗禮
趙無極1921年出生在北京一個書香世家,祖先是宋朝開國皇帝的兄弟,祖父是清末秀才,父親是銀行家,也是繪畫愛好者和收藏家。
年輕時的趙無極
1935年,14歲的趙無極考入杭州美專,師從于著名畫家林風眠先生。從林風眠身上,趙無極學到了敢于創新、追求藝術自由境界的精神。也是林風眠,在趙無極畢業后,聘他留校任教。
林風眠與趙無極
1948 年,在國內任教 7 年的趙無極與第一任妻子謝景蘭共赴巴黎。這對家境富裕且有才華的年輕夫婦,很快融入了巴黎藝術圈,他們結識了畢加索、米羅等藝術界前輩,也與詩人亨利·米修、法國國立現代美術館館長伯納德·多利瓦結為好友。
趙無極與賈科梅蒂、蘇拉熱等畫友們在皮埃爾畫廊
在遍訪歐洲的博物館后,趙無極放棄了以往的繪畫方法,開始進行摸索,尋求突破。
直到 1951 年,他偶遇了保羅·克利的繪畫,開始走向符號,進入抽象世界。但轉變初期,很不幸的是,由于過于“迷戀”保羅·克利的藝術風格,他覺得自己成了一個“二流克利”,甚至是“乏味的克利”。
《擁抱》1951年
《教堂風景》1951年
貳
在歐洲重新發現了“中國”
1954 年,趙無極開始創作“甲骨文系列”作品。他從殷商甲骨上的銘文獲取靈感,在創作中汲取甲骨文的“形”,將深藏于體內的文化底蘊自然地流溢畫中。
在“甲骨文”初期,錯落有致、緊湊有序的古樸字形,被他解構式地穿插在抽象的圖層之中。但在1958年后,其“甲骨文”創作出現了根本性的風格變奏:文字符號逐漸幻化為無形,力拔山河的筆觸奮力掙脫固有字形、字義的束縛。
隨著“甲骨文”系列的誕生,旅居法國的趙無極嶄露頭角,并成為炙手可熱的藝壇新寵。但好景不長,妻子于 1957 年向趙無極提出離婚,趙無極痛苦不堪,一整年幾乎沒有動過畫筆。
1959年邂逅了第二任妻子陳美琴,很快兩人于巴黎結婚。從這時開始,趙無極的繪畫風格有了蛻變的契機,他以磅礡的情感,挑戰探索尺幅更大、畫面更為壯闊的作品。畫面中濃厚的東方藝術內涵,通過西方抽象的形象表現出來,轉化為趙無極式的藝術語言。
趙無極與陳美琴
60-70 年代,是趙無極作品最豐盛,也是最多的年代。自此之后他的作品便不再有標題,僅在畫布背面注明創作日期,在藝術創作上,也日漸成熟。這個時期的趙無極,在法國南部的畫室創作,鄰居是近八旬的畢加索。
《10.1.68》1968年 油彩畫布
《04.11.61》1961年
《29.01.64》1964年
《16.5.66》1966年
然而趙無極的婚姻之路走得并不順暢,1972年第二任妻子陳美琴因病去世。傷痛之余,趙無極創作了一幅 9 米巨畫《依然我倆》(2.9.72)紀念妻子。
《2.9.72》1972年
在人生最低潮的時刻,趙無極用從中國帶回的筆與墨,重拾水墨創作。一開始只是用以消遣的練筆之法,但漸漸地,卻給了趙無極前所未有的作畫力量。
1974 年,趙無極真正開始水墨創作,甚至同時用水墨和油畫兩種材質創作同一構圖的作品。隨著年齡及閱歷的增長,趙無極注入了較多的溫情與靈逸,激情與對立則逐漸溶進云彩或水氣中。
趙無極創作的水墨作品
1981年,趙無極受邀于巴黎大皇宮國家美術館舉辦個展,這是趙無極首次受邀在法國公立美術館舉辦展覽,對他而言意義非凡。
這時的趙無極已看過人生百態、走過生死別離,作品漸漸轉變成泰若自如、抒情的悠揚,呈現出另一番生命的動人風采。如果說他在60、70年代的作品是一股充滿力量的洪荒之氣,那 80年代后的作品則是看透世事的淡然超脫。
貝聿銘與趙無極
建筑大師貝聿銘在趙無極畫展的前言中寫道:“我覺得他的油畫和石版畫十分迷人,使我同時想起克利繪畫的神秘和倪贊山水的簡練,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趙無極是歐洲畫壇當今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
叁
影響中西方的世界藝術大師
趙無極的作品被全球超過20個國家150多家美術館收藏。在包括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古根海姆博物館(The Guggenheim)以及英國泰特美術館(Tate Modern)等在內的重要機構的永久館藏中,都能發現趙無極作品的身影。
趙無極在法國生活了半個世紀,卻依然保留了鮮明的東方氣質。他在西方世界的影響力,鮮有華人可以做到,美國學者H·H·阿納森編著的《西方現代藝術史》中,共記錄了800多位世界知名的藝術家,趙無極是唯一一位華人藝術家。
他視藝術為生命,一生幾乎沒有停下手中的畫筆,90 多歲時仍在創作、勇敢地探索,如他所說:
“我不怕老去,也不怕死亡,只要我還能拿畫筆、涂顏料,我就一無所懼,我只希望能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手上的畫,要比上一幅更大膽、更自由。”
縱觀趙無極的藝術成就,不僅在于他在西方抽象藝術的發展史上開創了其獨特而具有東方美學的藝術風格,更在于他將中國哲學的深刻洞見與創造性融合于藝術創作之中。
無論是油彩畫布、還是紙張墨彩,他都將各種媒介運用得得心應手、揮灑自如,經歷了從來源于東方、立足于西方、又回歸于東方的心之歷程。
趙無極由東而西,再由西而東,跋涉千山萬水,圓滿完成了融合中西藝術的歷史使命,也將自己造就成蜚聲當代世界藝壇的杰出畫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