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69年,McCully教授就提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hyperhomocysteinemia,HHcy)是心腦血管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但一直以來同型半胱氨酸(homocsyteinemia,Hcy)與卒中(stroke)的相關性未受到人們的足夠重視。
Hcy是體內的一種含巰基的氨基酸,是由蛋氨酸(甲硫氨酸)去掉一個甲基轉化而來,而蛋氨酸在體內不能合成、依靠飲食攝取而來,而肉類食品中蛋氨酸的含量是植物蛋白的2-4倍。體內Hcy的含量與飲食狀況、營養狀態、遺傳因素、生活習慣和合并用藥等密切相關。Hcy本身由他的生理功效,在提供一碳單位的甲基化通路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還可以與NO反應擴張血管,并參與一些酶、激素和重要蛋白以及核酸的合成。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都要有個度,Hcy過多就會對人體產生諸多的危害。Hcy本身極不穩定,兩分子Hcy與氧反應就會產生過多的超氧自由基(ROS)、誘發內質網應激、氧化LDL、損傷血管內皮、促進動脈壁平滑肌細胞的增殖、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狹窄性、甚至高血壓,并可以激活凝血系統導致栓塞性疾病。故應及早干預減低Hcy。
Hcy在體內的代謝非常復雜,可以在以甲鈷胺為輔酶的蛋氨酸合成酶的作用下轉化為蛋氨酸,可以通過葉酸循環和甜菜堿(betaine)參與的兩條甲基化通路轉化為蛋氨酸,也可以在以維生素B6為輔酶的胱硫醚合成酶的作用下通過轉硫通路分解,從理論上見所有參與Hcy代謝的蛋白、輔因子、酶或轉運體出問題都可以導致HHcy。
Hcy不僅是心腦血管病的殺手,同時可以導致不孕不育、骨質疏松、糖尿病、癡呆和骨質疏松,在以甲基并二酸血癥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CblC型及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MTHFR)缺陷為代表的遺傳代謝病里Hcy又是一個重要的biomarker,所以建議Hcy應作為孕前、產前、常規體檢及入院查體之必備項目。臨床上一定重視HHcy,找尋其繼發或遺傳因素,進行2B、3B、4B或5B的個體化治療,比如CblC缺陷的患者如果僅口服甲鈷胺、B6和葉酸,根本不可能將甲基丙二酸與Hcy降到一個理想的水平,必須在靜止期給予鈷胺素肌注和口服甜菜堿。如果已經診斷了遺傳性HHcy,住院治療期間給予了足夠的治療,病人急性腦病、血管病、脊髓病或周圍神經病的情況得以改善,可謂皆大歡喜,病人出院后卻沒有遵醫囑或并沒有收到醫護人員關于需終生用藥的宣教,一段平臺期后病人勢必再次二進宮或出現嚴重的不可逆轉的神經系統或其他臟器的并發癥,這不管對于病人還是對于當初診治的醫生都是不想看到的不應該發生的悲劇故事。
有幸受到天津環湖醫院巫嘉陵教授的邀請昨日去天津參加丁香園的卒中時間,“HHcy與Stroke”是巫主任的命題作文,不敢懈怠,早早開始準備。其實HHcy與卒中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屬于“陳米做新飯”很難有什么新意,我只能試著從自己的視角和臨床感悟出發圍繞這個題目進行了簡單復習歸納,拿來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不當之處請大家指正。
已經有將近8年的時間沒有踏上天津衛,天津可以說是我的第二故鄉,在天津有太多的故事與值得我思念、敬佩和愛戴的人!所以在踏上天津這片故土的時候,心中不免小激動!這次以不同的角色、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心情踏上這片土地,心中莫名的激動與感慨,可愛的毛毛奶奶和堅強的張姐如果泉下有知也會為此激動不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