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詩詞格律十講(王立) 第九講 詞牌和詞譜...第十講 詞韻和平仄

詩詞格律十講(王立) 第九講 詞牌和詞譜...第十講 詞韻和平仄  

2010-10-19 23:10:10|  分類: 默認分類 |  標簽:平仄  平平  詞譜  字句  詞牌   |字號 訂閱

第九講 詞牌和詞譜

詞牌是詞調的名稱。所謂詞調,包括詞的字數、韻數以及平仄格式。凡舉一首詞為例,注明字數、押韻的地方,以及某字可平可仄等等,叫做詞譜。

詞也是長短句,但是它跟古風雜言詩的長短句不同,因為詞的字數是固定的,韻數是固定的,平仄也是固定的。詞人們依照詞譜來寫詞,叫做“填詞” 。

詞牌有《菩薩蠻》 、《憶秦娥》、《憶江南》、《虞美人》、《浣溪沙》、《浪淘沙》、《清平樂》、《如夢令》、《蝶戀花》、《漁家傲》、《西江月》、《風入松》、《鷓鴣天》、《滿江紅》、《念奴嬌》、《水調歌頭》、《沁園春》、《鳳凰臺上憶吹簫》等等。詞牌可以等于題目,如白居易的《憶江南》。但是,一般地說,詞牌并不是詞的題目。詞可以沒有題目;如果有題目,只注到詞牌的下面。每一個詞牌有一個詞譜;也有多到幾個詞譜的,叫做“又一體”(但其中只有一種是常見的)。

現在試舉《憶江南》 為例:

憶江南(又名望江南) 廿七字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 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詞有單調,有雙調。單調不分段,《憶江南》就是單調的例子。雙調分為兩段,前段叫做前闕,后段叫做后闕。前后闕的字數、韻數、平仄格式往往是一致的,這就好像一個歌譜配上兩首歌詞。試舉《浪淘沙》 和《蝶戀花》為例:

浪淘沙 五十四字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號表示重復一次,下同。)

浪淘沙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關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浪淘沙 歐陽修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蝶戀花(又名鵲踏枝) 六十字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蝶戀花 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蝶戀花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架上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消,多情卻被無情惱。

更常見的情況是:或者是前后闕的字數不完全相同 ,或者是平仄格式稍有變化,但是基本上還是一致的。試舉《菩薩蠻》為例:

菩薩蠻 四十四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這個詞譜共用四個韻,并且是仄聲韻和平聲的交替。前后闕末句不能犯孤平。)

菩薩蠻 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瞑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竚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是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又試舉《憶秦娥》 、《浣溪沙》等為例:

憶秦娥 四十六字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前后闕第三句疊三字。(錄者注:就是重復上一句最后三個字啦。))

憶秦娥 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憶秦娥 范成大
樓陰缺,闌干影臥東廂月。東廂月,一天風露,杏花如雪。
隔煙催漏金虬咽,羅幃暗淡燈花結。燈花結。片時春夢,江南天闊。

浣溪沙 四十二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后闋首二句一般都用對仗。)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浣溪沙 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滿江紅 九十三字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調一般用入聲韻。)

滿江紅 岳飛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照詞譜應在“破”字后面略有停頓。)

滿江紅(金陵懷古) 薩都拉
六代豪華,春去也、更無消息。空悵望,山川形勝,已非疇昔。王謝堂前雙燕子,烏衣巷口曾相識。聽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織。懷故國,空陳跡。但荒煙衰草,亂鴉斜日。玉樹歌殘秋露冷,胭脂井壞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蔣山青,秦淮碧。

念奴嬌(百字令) 一百字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或者是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或者是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辛棄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刬地東風欺客夢,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觴,垂楊系馬,此地曾輕別。樓空人去,舊游飛燕能說。
聞道綺陽東頭,行人長見,簾底纖纖月。舊恨春江流不斷,新恨云山千疊。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里花難折。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發?

念奴嬌(石頭城) 薩都拉
石頭城上,望天低、吳楚眼空無物。指點六朝形勝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連云檣櫓,白骨紛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離宮,東風輦路,芳草年年發。落日無人松徑冷,鬼火高低明滅。歌舞尊前,繁華鏡里,暗換青青發。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為篇幅所限,不能把所有的詞譜都寫下來。清人萬樹編的《詞律》 和清人徐本立編的《詞律拾遺》共收八百多個調,清人舒夢蘭編的《白香詞譜》共收一百個調,我的《漢語詩律學》共收二百零六個調,《詩詞格律》共收五十個調,都可以參考。

 

第十講 詞韻和平仄

詞韻和詩韻沒有很大的分別,只是詞韻比律詩的韻寬些。再說,由于詞比詩更加接近口語,所以宋代詞人不再拘泥唐人的韻部,而只憑當代的語音來押韻。試看下面的例子:

漁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這里“異”、“意”、“起”、“里”、“閉”、“里”、“計”、“地”、“寐”、“淚”押韻。但是,如果依照唐韻,“異”、“意”、“起”、“里”、“里”、“地”、“寐”、“淚”是一類,“閉”、“計”是一類,這兩類是不能互相押韻的。

上聲字和去聲字,在唐詩里很少互相押韻,到了宋詞里就變為經常通押了。 如上文所舉晏殊《蝶戀花》的“樹”、“去”、“絮”、“處”是去聲字,而“縷”、“柱”、“語”是上聲字;蘇軾《蝶戀花》的“小”、“繞”、“少”、“草”、“道”、“消”、“惱”是上聲字,而“笑”是去聲字;辛棄疾《菩薩蠻》的“水”是上聲字,而“淚”是去聲字;范仲淹《漁家傲》的“異”、“意”、“閉”、“計”、“地”、“寐”、“淚”是去聲字,而“起”、“里”、“里”是上聲字(就現代普通話說,“柱”、“道”又變了去聲)。至于入聲韻,則仍舊是獨立的。

現在講到詞句的平仄,請先看下面的幾個例子:

長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攤破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闌干。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清平樂 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如夢令 秦觀
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指冷玉笙寒,吹徹小梅春透。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

鵲橋仙 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鳳凰臺上憶吹簫 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閑愁暗恨,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即難留。念武陵春晚,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律句是詞的基礎,不但五字句和七字句絕大多數是律句,連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九字句也都是由律句變來的 。現在仔細分析如下:

二字句,等于律句的平仄腳,如“依舊” ;又等于律句的平平腳,如“休休”。

三字句,等于律句的三字尾。(1)平平仄,如“江南好”、“新來瘦”、“凝眸處”;(2)平仄仄,如“梳洗罷”、“多少恨”、“千嶂里”、“人不寐;(3)仄仄平,如“汴水流”、“泗水流”;(4)仄平平,如“不堪看”、“倚闌干”。

四字句,等于七言律句的上四字。(1)(平)平(仄)仄,如“春歸何處”、“纖云弄巧”、“飛星傳恨”、“柔情似水”、“佳期如夢”、“被翻紅浪”、“非干病酒”;(2)(仄)仄平平(注意,第三字一般不用仄聲),如“香冷金猊”、“日上簾鉤”、“不是悲秋”、“煙鎖秦樓”。

五字句,等于五言律句。(1)仄仄平平仄,如“往事知多少”;(2)(平)平平仄仄,如“玉階空竚立” 、“青山遮不住”;(3)仄仄仄平平,如“昨夜夢魂中”;(4)平平仄仄平,如“吳山點點愁”。注意:有一種五字句實際上是一字逗加四字句,即仄——(平)平(仄)仄,如“任——寶奩塵滿”、“念——武陵人遠”。

六字句,等于七言律句的上六字。(1)(仄)仄(平)平(仄)仄,如“喚取歸來同住”、“百囀無人能解”、“銀漢迢迢暗度”、“忍顧鵲橋歸路”、“燕尾點波綠皺”、“吹徹小梅春透”、“人與綠楊俱瘦”、“惟有樓前流水”;(2)平平仄仄平平(注意:第五字一般不用仄聲),如“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因風飛過薔薇”。

七字句,等于七言律句。(1) (平)平(仄)仄平平仄(注意:第五字一般只用平聲),如“平林漠漠煙如織”;(2)(仄)仄(平)平平仄仄,如“塞外秋來風景異”;(3)(平)平(仄)仄仄平平,如“ 菡萏香銷翠葉殘”。注意:有一種七字句實際上是三字逗加四字句。(1)仄(仄)仄——平平(仄)仄,如“便勝卻——人間無數”、“又豈在——朝朝暮暮”;(2)平(仄)仄——(仄)仄平平,如“多少事——欲說還休”、“應念我——終日凝眸”。

九字句,等于二字逗加七言律句,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也有等于四字逗加五言律句的。

詞中還有一些拗句。有的是律句的變格,如“還與韶光共憔悴”((仄)仄平平仄平仄)、“有人樓上愁”(仄平平仄平);有的是不拘平仄,如“從今又添,一段新愁”(“添”字沒有用仄聲)。

詞中也有一些特定的平仄格式,如《憶秦娥》前后闕末句必須是“仄平平仄”,而不能用“平平仄仄”。這些都是要從詞譜中仔細體會的。

附《詩要法雜論》
古詩要法:凡作古詩,體格、句法俱要蒼古,且先立大意,鋪敘既定,然后下筆,則文脈貫通,意無斷續,整然可觀。
五古要法:五言古詩,或興起,或比興,或賦起,則須要寓意深遠,托詞溫厚,反復優游,雍容不迫。或感古懷今,或懷人傷己,或瀟灑閑適。寫景要雅淡,推人心之至情,寫感慨之微意,悲歡含蓄而不傷,美刺婉曲而不露,要有三百篇之遺意方是。
七古要法:七言古詩,先要鋪敘,要有開合,要有風度,要迢遞險怪,雄俊鏗鏘,忌庸俗軟腐。須波瀾開合,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復起。又如兵家之陣,方以為正,又復為奇,方以為奇,忽復是正。出入變化,不可紀極。
絕句要法:絕句之法,要婉曲回環,刪蕪就簡,句絕而意不絕,多以第三句為主,而第四句以之。有實接,有虛接,承接之間,開與合相關,反與正相依,順與逆相應,一呼一吸,宮商自諧。大抵起承二句固難,然不過平直敘起為佳,從容承之為是。至如宛轉變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轉變得好,則第四句如順流之舟矣。
起承轉合:破題——或對景興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題起。要突兀高遠,如狂風卷浪,勢欲滔天。頷聯——或寫意,或寫景,或書事、用事引證。此聯要接破題。要如驪龍之珠,抱而不脫。頸聯——或寫意、寫景、書事,用事引證,與前聯之意相應相避。要變化,如疾雷破山,觀者驚愕。結句——或就題結,或開一步,或繳前聯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場。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盡而無窮。
語句之法:七言——聲響,雄渾,鏗鏘,偉健,高遠,五言——沉靜,深遠,細致。五言、七言,句語雖殊,法律則一。起句先須闊占地步,要高遠,不可茍且。中間兩聯,句法或四字截,或兩字截,須要血脈貫通,音韻相應,對偶相停上下勻稱。有兩句共一意者,有各意者。若上聯已共意,則下聯須各意。前聯既詠狀,后聯須說大事。兩聯最忌同律。頸聯轉達意要變化,須多下實字。字實則自然響亮,而句法健。其尾聯要能開一步,別運生意結之,然亦有合起意者,亦妙。
詩中字眼:詩句中有字眼,兩眼者妙,三眼者非,且二聯用聯綿字,不可一般,中腰虛活字,亦須回避。五方字眼多在第三字,或第二字,或第四字,或第五字。字眼在第三字者: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曉山。江蓮搖白羽,天棘蔓青絲。字眼在第二字者:屏開金孔雀,褥隱繡芙蓉。碧如湖外草,紅見海東云。字眼在第五字者:兩行秦樹直,萬點蜀山尖。香霧云寰濕,清輝玉臂寒。
字眼在第二、五者:地坼江帆隱,天清木葉聞。野潤煙光薄,沙暄日色遲。
藏字藏意:七言律難于五言律,七言下字較粗突,五言下字較細嫩。七言若可截作五方,便不成詩,須字去不得方是。所以句要藏字,字要藏意,如珠聯不斷,方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七天學格律(下)
漫話《詩詞格律》(之四)
詞律基礎,寫詞從這里入門
(五)關于詞
立意與選詞韻
學詞百法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阳市| 永年县| 康马县| 永善县| 南澳县| 宣汉县| 甘南县| 甘德县| 苍溪县| 交城县| 汕尾市| 元氏县| 德兴市| 田林县| 康保县| 宜春市| 汉源县| 镇宁| 江陵县| 马龙县| 屯门区| 闸北区| 茶陵县| 汶川县| 普宁市| 华坪县| 龙胜| 阳曲县| 乐东| 曲阳县| 海盐县| 萍乡市| 日照市| 确山县| 郑州市| 瓦房店市| 上栗县| 盐城市| 余姚市| 海淀区| 台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