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飛老師說:
你有沒有看到過這類文章:
《看到xxx的孩子,我才知道見過世面的孩子有多厲害》
比如黃磊的女兒黃多多,2歲接觸話劇,去過40多個城市,演出近500場,如今12歲,在話劇舞臺上令黃磊無限驕傲。
看完這些文章,很多家長都說,那是黃磊的女兒,我們普通人,哪有那么多錢和時間?
10年去40多個城市,一年就要去4個,時間,旅途費用哪里有?
其實,直接把見世面,與錢聯(lián)系在一起,本身就不準確。
因為見世面是個綜合的考量。
我們看最優(yōu)秀的話劇演員們,并不是從小就演話劇。
他們只是有潛力的人!
我們的目的,就是要養(yǎng)出有潛力的孩子,讓他們長大后,能成為任何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肯花錢,孩子就一定能見世面嗎?
前年,我去韓國旅行。
團里有個11歲的孩子,在路上不停抱怨,嫌韓國不上檔次。
說韓國的王宮有什么好看,低低矮矮的,跟鳥籠子一樣。
每頓飯都有泡菜,一點兒也不好吃,臭臭的。
漂亮姑娘都是整出來的,不好。
總之一路抱怨,七天的行程,這孩子有四天都沒出門,在酒店呆著。
出了趟國,別說見世面了,還整得一家人都不開心!
是韓國真那么差勁,連看看都不值得嗎?
沒有不值得欣賞的國家,只有不懂欣賞的人。
朝鮮王朝的王宮規(guī)模不大,是因為小國寡民,花不起人力財力去建造,但這不代表,它們沒有自己的特色。在中國待習慣了,覺得什么古建筑都是大氣的,這也是一種視野的狹隘。
真正見過世面的孩子,不會困在自己的狹窄認知里,排斥一切不同的東西,而是看什么,都能有自己的視角,和評價。
其實不止是孩子,很多大人去旅行,回來也是一無所獲。
讓他們評價一下旅游地,就只會說,人挺好的、風景挺好看的、東西挺好吃的......
然后就說不出什么了!
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搞錯了一個順序。
要先有看世界的基本能力,才有看世界的意義!
對太小的孩子,花錢不如花時間!
帶很小的孩子出行,并不是件輕松的事。
我們要帶著大包小包,還要隨時防備孩子的水土不服,和安全問題。
這么大費周章,一家人也許會很開心,會看到一些新鮮事物,增進親子感情,增加美好回憶。
但要說旅行能給那么小的孩子帶來什么見識提升,是不現(xiàn)實的。
孩子并不懂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孩子眼中異國的沙灘,跟中國的沙灘沒什么不同,甚至都不比門口的沙堆更好玩!更別提去理解和融會貫通,繼而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就拿我一個朋友來說,他經常帶孩子世界各地的飛,但孩子也沒見多落落大方,依舊是膽小安靜,見了生人就往媽媽身后躲。
對于沒什么知識儲備的小孩來講,你花十幾萬塊錢讓他去國外的夏令營,還不如用心學習育兒知識,高重量陪伴,有效互動,啟發(fā)孩子的智商、情商、認知能力、社交能力來得有意義。
這些,不是花錢就能買來,需要的是家長每時每刻的引導和栽培。
閱讀,才是給孩子最好的世面!
書籍讓人可以跨越時間、空間、地域和人種,去了解不同的文化。
有個育兒專家曾帶自己11歲的女兒出游非洲,他問女兒,飛機上非洲分類的影視劇占絕大多數,它們與英國人寫的《DK兒童歷史大百科》有什么不同?
孩子說,DK是歐洲中心,而且是英國中心的,中國在歷史上的作用那么大,但在歷史百科全書里面占據的位置并不多??催@個電影分類我才明白,非洲中心的文化是什么樣子的。
這就是有閱讀習慣的孩子看問題的方式。
因為肚里有知識儲備,所以才能在看到完全陌生的文化時,說出自己的見解。
這個11歲孩子說出的話,恐怕很多成年人也說不出,肚子里沒東西,怎么說?
讀萬卷書,永遠排在行萬里路之前。
沒有文化的人,走再多的路,也只是走馬觀花,并不能提升見識。
那除了閱讀,我們還需要培養(yǎng)孩子的哪些能力,讓他們未來有無限潛力呢?
孩子必須具備的能力
一、引導孩子的好奇心
想想你有沒有跟孩子說過:
1、這個我們不需要,沒用。
2、寶寶我跟你說,這個東西是這樣的。
我們經常會因為自己的認知局限,而阻止孩子去了解一些東西。
這樣最容易養(yǎng)出我在韓國遇到的那種孩子。
看到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東西,就直接說:我不喜歡,我不要了解!
有好奇心的孩子,不會直接拒絕,而是總能發(fā)現(xiàn)不同和樂趣。
所以,我們可以試著改變一下自己的思維方式。
當孩子拒絕去做一些嘗試時,你可以稍作引導,讓他愿意去了解新事物。
比如,當孩子說,我不玩...只玩...時,你可以說,那寶寶看來,這兩個有什么不同呢?
這時候很可能孩子根本不知道有什么區(qū)別,因為他不了解。
我們就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了解。
多感受,多體驗,盡量多接觸不同的東西。
因為好奇心,幾乎是一切的前提,沒有好奇,人就不會去了解全新的事物,繼而阻礙認知的發(fā)展,斷送人生的可能性。
二、給孩子辯證看待問題的能力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學過一篇關于楊桃的課文嗎?
老師把一顆楊桃放在講臺上,讓孩子們畫出楊桃的樣子。
結果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畫出的楊桃,都不一樣。
因為孩子們坐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楊桃,自然也不同。
了解一件事物,要用多元的角度來看,不該只站在一個立場,就說自己看到了全部,并給事物下判斷。
但不管是家里,還是學校,都經常急于告訴孩子一個“標準答案”,從而讓他喪失了自己的看法。
以后生活中,遇到孩子問的一些問題,請不要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多引導孩子去思考,孩子的眼睛還沒有被古板的教育馴化,自帶不同視角。
比如,當孩子問你一樣東西可以用來做什么時,你可以先不回答,而是去問問孩子怎么看?他覺得這東西與什么類似等等。
關于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小飛老師以前也分享過,大家可以看一下:獨立思考。
有潛力的孩子,不會活得太差!
在攀比嚴重的世界。
家長們總在比,帶孩子去了幾個國家旅行,報了多少興趣班,買了多少名貴的衣物等等。
卻沒看到,人與人真正鴻大的差距,是內在。
這內在,有錢更容易擁有,普通人也不是無法擁有。
重要的是家長有沒有用心培養(yǎng)。
其實,孩子以后有的是機會看世界,家長的職責,是讓孩子看的時候能看懂!
一個年輕人,就算國門都沒出過,只要他情商高、人際交往能力強,會獨立思考,視野不局限,熟悉世界歷史和文化,就不能算沒見過世面。只要去,他就能看懂,而且他長大后只要想,有的是機會去。
培養(yǎng)這種有潛力的孩子,只需要一個合格的家長就夠了,至于錢,不很窮就好,并不需要大富大貴。
比如前些年大火的電視劇《歡樂頌》。
富二代曲筱綃倒是世界各地飛吧,但她能看懂什么?名車?名表?還是各個城市最有名的夜店、最有升值潛力的樓盤、最好的酒?
她身上最大的特點就是無知,出國是家常便飯,但她什么都看不懂,遇到喜歡的男人,也看不起她的無知。
小小年紀倒是學了一肚子生意經,這是她的父母能教給她的全部了,這很好,也算是見了市面的,只是太市井江湖。真要是做起事業(yè)來,公司擴張壯大都要受她的無知限制。
她見的世面,趙醫(yī)生只要去見,就能懂。
但趙醫(yī)生見的世面,曲筱綃根本看不懂,就算去學,也不是一年兩年能追得上的。
當然,大多數富二代不會無知。
老實講,也沒必要讓孩子追求優(yōu)秀富二代的生活不是嗎?
孩子能活得幸??鞓肪蛪蛄恕?/span>
這一點,只要好好教養(yǎng),一點都不難達到。
只需記得:
書房,永遠比學區(qū)房重要。
高質量陪伴,永遠比只砸錢重要。
父母的眼界與格局,永遠比父母的物質重要。
沒有很多錢,也不用覺得對不起孩子,1年旅行一次,還是5年才能旅行一次,都不起決定作用,用心教養(yǎng),可以盡量彌補金錢的不足。
當然,努力奮斗還是必須的,畢竟給孩子更高的物質和精神起點,會更好。
今日話題
你覺得讓孩子見世面必須花很多錢嗎?
在留言區(qū)告訴小飛老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