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十二時辰養生法?
在中醫理論中,不僅四季的變換是一個完整的循環,有一套相應的養生理論,一天24小時也是如此。古人將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中醫認為,人體內的經氣就像潮水一樣,會隨著時間的流動,在各經脈間起伏流注,且每個時辰都會有不同的經脈“值班”。
如果能夠順應這種經脈的變化,采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達到良好的養生效果。
02
怎么根據時辰來養生?
古代將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時辰相當于現代的兩個小時。也就是兩個小時相當于一個時辰,所以日養生也叫十二時辰養生。子時是凌晨23:00-1:00,以此推算其他時間。
■ 子時(夜半23點 — 次日1點)
膽經當令,上床睡覺。子時,是一天中陰氣最盛的時候,也是陽氣初生的時段,膽氣也開始生發。
中醫理論認為;“肝之余氣,泄于明膽,聚而成精。”人在子時前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后頭腦清晰、氣色紅潤,沒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時內不能入睡者,則氣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時因膽汁排毒代謝不良更容易生成結晶、結石。
■ 丑時(凌晨1—3點)
肝經當令,不要熬夜。此時陽氣生發,肝血回流。肝血不足會導致疏泄失常而急躁易怒。臥眠不熬夜,是養肝血的好辦法。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肝血虧虛,頭暈疲倦、視物模糊、面色萎黃、臉部痤瘡、色斑、脾氣暴躁;女性出現月經量少、月經推遲等問題。特別指出,某些年輕一族如在這個時間喝酒將會對肝造成極大的損傷。
■ 寅時(平旦3—5點)
肺經當令,保持入睡。這個時候肝會將新鮮的血液輸送給肺臟,然后肺再將血液輸送全身,如果能在寅時擁有深度睡眠,那么在清晨就可以看到人面色紅潤,而且精力充沛。
另外,在睡覺的時候要蓋好被子,注意保暖,因為寒氣最容易傷到肺。而有肺病的人,在寅時的反應會很強烈,如劇烈咳嗽或哮喘。
■ 卯時(5—7點)
大腸經當令,宜排便。氣血流注于大腸經,肛門要開。此時排便,能保持一天精神清爽。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里,肺氣的充足與否可以影響排便的通暢。而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對肺對胃腸排空功能均有好處。起床后不妨喝杯溫水,適當運動,可以促進便意,順暢排便。早起第一杯水怎么喝,大家不妨看看我之前介紹的《晨起的第一杯水》。
■ 辰時(7—9點)
胃經當令,要吃早餐。辰時是胃的消化吸收能力最旺盛的時候,而早餐是一天營養的基礎。另外,長期不吃早餐容易導致消化道的糜爛、潰瘍,影響膽汁排泄,導致膽囊炎、膽結石。
關于早餐怎么吃,不妨看一看文章《夏季健脾養胃,我推薦這3款早餐粥》。
■ 巳時(9—11點)。
脾經當令,吃完早餐。建議要在9點前吃完早餐,否則到了9點脾經當令時,沒有食物會導致脾因長期“空運”而導致脾虛;平素脾胃虛弱的人,可喝上一杯健脾益胃的茶飲,根據體質加上黨參、白術、山藥等藥材。
■ 午時(11—13點)
心經當令,進行午睡。午時是由陽轉陰的時候,人也要在這個轉換點上調整氣血。所以午飯之后,不宜劇烈運動,人最好是能睡一會兒,就是睡不著也要閉會兒眼睛,讓大腦空白,清凈一會兒也是好的。
因為在陰陽轉換的時候,睡覺或靜坐才不會受天地交合的影響,而擾亂自己的氣機。午時小睡一會兒還能補養心氣,補充精力,使人從下午到晚上都精力充沛。所以睡午覺是很重要的。
■ 未時(13—15點)
小腸經當令,多喝水。小腸吸收的是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華。建議在下午1點前吃完午飯,能使小腸在其功能最旺盛之時更好地吸收營養。如果在未時多喝點水或茶,就可以幫助小腸排毒降火。
■ 申時(15—17點)
膀胱經當令,促排尿。此時,小腸已經把食物精華輸送到全身各處,讓人有良好的精神和體力,也是工作、學習及其鍛煉身體的好時段。膀胱負責存儲水液和津液,并將水液排出體外,使津液在體內循環。在申時的時候,多喝點水或多運動,就可以使體內津液更好的循環,盡量少喝果汁、豆漿、啤酒、碳酸飲料等。
■ 酉時(17-19點)
腎經當令,不宜太晚吃,不能吃撐。此時是腎發揮貯藏臟腑精華的時候,所以晚飯不宜太晚。由于這個時候,脾胃的消化功能相對比較弱,所以晚餐不能大魚大肉。養生還要注意,減少外出與活動,避免過勞,腎虛者酉時補腎最為有效,可以按摩涌泉、太溪等穴位。
■ 戌時(19—21點)
心包經當令,宜散步。心包是心臟的外膜,既是保護組織,又是供養心臟氣血的通道。此時進行舒緩的活動,有利于強壯心功能,與朋友、家人聊天、散步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 亥時(21-23點)
三焦經當令,溫水泡腳。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諸氣,疏通水道的功能。在亥時的時候,三焦與百脈相通。如果能在此時入睡,就可以休養百脈,很是養陰,而且非常有利于子時陽氣的生發,對身體十分有益。建議睡前可以用溫水泡泡腳,很多百歲老人的共同養生特點是亥時入眠,這個時辰睡覺又稱“美容覺”,還可以溫水泡腳以助安眠。
上面所介紹的十二時辰,相對應的臟腑經脈在那個時間內經氣相對較旺,養生保健就要根據這樣特點去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脾胃是人體的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氣機升降的樞紐,下面介紹一下"胃經拍打操"。
【胃經拍打操】
辰時(7~9點)是足陽明胃經的走行時間,除了要把早餐吃好、吃飽,還可以對胃經進行拍打,起到健脾胃、調氣機、補氣血、化痰濕的作用。請點擊以下視頻,跟著我一起做做胃經拍打操,養出好脾胃。
粥方更新
《健脾養胃粥方大全》已經增至:
54道食療粥方
黃教授補充說明了孕期注意事項
并將持續更新和升級!
平肝補中—芹菜粥
潤腸活血—火麻仁粥
健脾安神—八寶養胃粥
清心除煩——竹葉燈芯粥
潤肺止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