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學《論語·鄉黨篇第17章》馬廄失火孔子因何問人而不問馬?
10·17 廄①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②。
廄:音jiù,馬棚。傷人乎?不問馬:問起是否有人受傷,而沒有問到馬的情形。
這段話的意思是,孔子家的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來,連忙問道:“傷人了嗎?”而沒有問到馬的情形。
本章所記,體現了孔子對人與動物的關懷有差等。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鹽鐵論·刑德》中也說:“君子愛人以及物,治近以及遠。”這就是說,儒家講仁愛,首先要愛自己的父母,即所謂“親親”;其次要愛廣大民眾,即所謂“泛愛眾”;之后再去愛萬物。
在古代,馬是騎乘與兵戰的必需之物,因此,古人對馬十分重視,馬廄失火無疑是一件大事。孔子在自家馬廄失火時,問人而不問馬,并非不關心馬,而是相比較之下,他認為人比馬更重要。孔子的思想以仁為核心,仁的境界是無限的,然而仁的施予則是有差等的。問人而不問馬,正是“以人為本”思想的體現,以此為基點去實踐仁道,既合乎人情事理,又切實可行。
附:
【原文】
10·17 廄①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②。
【注釋】
①廄:音jiù,馬棚。②傷人乎?不問馬:問起是否有人受傷,而沒有問到馬的情形。
【譯文】
孔子家的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來,連忙問道:“傷人了嗎?”而沒有問到馬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