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心花——李曉軍中國畫及書法作品展”正式在書畫頻道美術館展出。作為當今中生代寫意花鳥畫家中的代表性人物,李曉軍堅持詩書畫意相生的傳統創作道路,并不斷拓寬藝術視野,本次展覽集中呈現了他近年來的創作成果,充分展示了其不拘一格、兼容并蓄的創作風格。為滿足廣大書畫愛好者和藏家的收藏需求,主辦方精心挑選部分參展作品并通過書畫頻道藝商城開設惠民專場,以此回饋大家對藝術家李曉軍的熱情支持。
著名畫家李曉軍曾任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執行院長,現為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國畫院副秘書長,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院特聘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特聘研究員,中國畫學會理事。同時他還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榮寶齋畫院特聘教授,北京市西城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市海淀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李曉軍藝術造詣深厚,屢次入選國家級美展并獲殊榮。繪畫作品曾參加1992年全國首屆中國花鳥畫展,1992年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八次新人新作展,1996年中國當代著名花鳥畫家作品展并獲獎,中國書畫藝術節全國書畫家新作展并獲獎,2002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并獲銅獎,2003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中國國家畫院年展,寫意中國全國中國畫提名展。書法作品曾獲1984年慶祝建國35周年全國書法展一等獎,北京市書法展一等獎,1993年全國第五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優秀作品獎,1997年世界華人書畫展銅獎。同時他的作品及傳略還輯入《中國美術年鑒》、《當代中國書畫家大辭典》等辭書。
李曉軍《萬世流芳》
在當代,能夠書畫雙修、相得益彰的藝術家為數不多,而像李曉軍這樣還能注重結合詩、書、畫三者整體,從而以書入畫,承襲傳統大寫意花鳥畫風的藝術家更為難得。他在作畫時非常重視線條的質量和墨色的層次變化,尤其在表現花鳥植物時,筆法運用更加靈活純熟,很見功力。李曉軍的畫面布局虛實相生,重視大的對比關系,其畫作多表現花鳥題材,主要取法吳昌碩、齊白石、陳半丁,筆下所作多是諸如牡丹、荷花、芭蕉等常見的花鳥題材,即便是這些隨處可見的景物,也能表現出濃郁的文人氣息。
在藝術上,李曉軍也是多面手,舉凡書法、繪畫,造型的生動傳神,筆墨的紛披,氣韻的生動,都足以令人嘆為觀止。一言以蔽之,他的畫格調之高,觀之能令人精神為之一振,能令人在賞心悅目的過程中,領悟到一種心靈被凈化的美感。在這個意義上,李曉軍的創作有如老酒醇香,而他今后的藝術道路,也一定會披荊斬棘、一路向前。由此,對于廣大藏家來說,李曉軍的寫意花鳥畫更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和傳承意義。
李曉軍《雞冠紅艷》
當代許多國畫大家和同道對李曉軍的藝術修為和創作作品都有著極高的評價。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盧禹舜在談到李曉軍時認為:“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學習和掌握,使得曉軍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內涵,而他本身又是一個非常好的書法家,書法對于審美理想的追求、境界的表達,在他的作品中表現得非常深刻。所以他的大寫意花鳥畫看上去不空洞、有內容,無論是從內容、形式還是筆墨上,都能夠給人一種深刻的啟示,所以曉軍的寫意花鳥畫應該說是當代高水平的代表。”
中國國家畫院原院長、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主席楊曉陽在觀看過李曉軍的創作后認為:“看曉軍的花鳥畫創作,書法用筆一直貫穿于其中,他屢次提出書畫雙修和書畫與人互修的理念,認為中國畫是人格化的共同體,要使繪畫和人接近于本真,就要以人生與之相互修煉,使心跡在與書畫的互修中自然地流露出來,進而升華到物我同一的境界,使大千世界個體的'我’以一種自然的人格本真特征從作品中顯現出來。曉軍的認知角度是富有當代性的。所以說,曉軍的大寫意花鳥畫,有著逸筆草草傳神寫意和渾厚莊重的面貌,體現出了典型的中國文人繪畫的精神。”
李曉軍《紫藤掛云木》
國畫大家吳悅石認為李曉軍在大寫意方面的突破令入欣慰,他說道:“曉軍的畫是秉承了傳統的大寫意精粹,詩畫并重。另外,他的用筆非常好,用筆老辣、生澀、筆墨酣暢。對這一方面來說,他有心得,也有自己的語言。我們常講的大寫意這塊很難突破,但曉軍有突破,這非常值得欣慰。我也是畫大寫意的,所以我非常關注李曉軍,也為他取得這個成就而感到高興。”
著名畫家史國良也對李曉軍的藝術創作給予高度評價,他認為:“曉軍的作品走的是繼承傳統筆墨這一路,繼承的是傳統花鳥畫筆墨的精髓。他幾十年來始終如一地堅持他的繪畫方式,這種繪畫在近幾年逐步顯示出他的優勢。他的作品運用了傳統的筆墨形式,但是他的感受、他整體繪畫的面貌和畫面后面的情感是當代人的,是他自己的。目前我們國內的大寫意花鳥能畫到曉軍這樣的程度,把功夫下到這個地方的人比較少。看曉軍的畫,我覺得迎面撲來的是筆墨抒寫性,氣韻大氣,我覺得這非常難得!”
李曉軍《墨荷》
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曾來德認為李曉軍對藝術的真誠令入感動,他說道:“李曉軍對藝術非常真誠,他的探索精神和投入程度是巨大的。他這么多年來從吳昌碩的筆墨語言中提煉出了自己的語言,筆墨淳厚、大氣,很寫意,能畫成這樣的很少。好多人的畫有形式但沒內涵,曉軍這兩個方面兼而有之。中國畫沒有筆墨不行,要想有筆墨沒有書法不行,曉軍的畫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戴躍則對李曉軍的“書畫雙修”給予充分肯定,他談到:“李曉軍是中國國家畫院優秀的書法家和花鳥畫家。在當代,書畫雙修,以書入畫,在從事傳統中國畫創作的圈子內已殊為難能。我也曾聽圈內的朋友介紹,李曉軍是為了畫好中國畫而學習書法,走進了中國書法的藝術殿堂。他兒時得顏伯龍先生的女兒顏家榮啟蒙傳統中國畫,后拜師康有為的學生戴曉峰先生。在戴先生'要畫好中國畫,務須練好書法’的教誨下,李曉軍與古為徒、不雜時弊,書畫雙修,深得中國書畫傳統之正脈而顯純粹和清逸。”
李曉軍《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雖然已經取得了不菲的藝術成就,但是李曉軍并未就此止步,他仍然懷有更加遠大的理想和追求,并對書畫藝術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和認知。李曉軍認為“逸筆草草,神情畢現”是中國文人畫的精神所在,最重要的是在于直抒心意,暨表達藝術家的內心世界和精神本源,而不是以畫面的觀賞性為核心。“心跡同一,心手雙暢”才應該是國畫家的深層追求,如果能夠達到這一點,就能進入“物我兩忘,隨心所欲”的境界。他認為吳昌碩的豪邁,齊白石的精妙,潘天壽的強悍,李苦禪的純厚,都是因為這些藝術家達到了“跡與心合”的境界,這也是他一心追求的至高境界。
“心花——李曉軍中國畫及書法作品展”恰逢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的大好時節,正在位于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書畫頻道美術館隆重展出,廣大書畫愛好者可以親臨展廳欣賞展覽。與此同時,藝術家李曉軍還與書畫頻道一起,共同甄選出30余件展出的精品力作,特地在藝商城開設惠民專區供大家鑒藏,歡迎大家登錄書畫頻道藝商城挑選收藏。“保真、保質、惠民”是藝商城一直以來始終堅守的服務宗旨,藝商城愿為大家提供最優質、最完善的書畫藝術品保真收藏服務。
更多惠民佳作欣賞
李曉軍《垂珠》
李曉軍《版納所見花大如掌》
李曉軍《垂金》
李曉軍《翠珠初醒》
李曉軍《風卷墨葉亂猶齊》
李曉軍《青霞紫雪點春風》
李曉軍《三友圖》
李曉軍《亂點丹砂散粒紅》
李曉軍《體薰山麝臍 色染薔薇露》
李曉軍《月色露華涼似水 金螢飛墮玉簪花》
李曉軍《秋山斂余照,飛鳥逐前侶》
李曉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編輯:大俠
排版:石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