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怡孮,1940年生,山東濰坊人。郭味蕖先生第三子,自幼繼承家學,擅長花鳥畫。中國畫家、美術教育家、美術活動家?,F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畫學會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名譽院長、中國國家畫院中國畫院副院長、中國文史館館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書畫聯誼會會長。作品特點鮮明,先后在美國、法國、日本、加拿大、肯尼亞及國內包括臺灣等地多次舉辦個人畫展。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和美國、加拿大的美術館和博物館收藏。
郭怡孮 驟雨初歇
出版有《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郭怡孮》等多部畫集。編著有《中國畫教材》、《郭味蕖花鳥畫技法》、《白描花卉寫生》、《寫意花鳥畫技法》、《花卉寫生教程》、《花鳥畫創作教程》等,并有多部教學錄像帶發行。
郭怡孮 半是濃妝半淡妝
這一系列的榮譽即是社會和學界對郭怡孮先生的認可,同時又蘊含著重大的責任,郭怡孮先生理當驕傲。然而先生更多的是無盡的責任和憂心,中國花鳥畫如何傳承、創新與發揚光大以及走向世界的責任與憂心。在責任和憂心中,先生不斷探索,敢為人先,是當之無愧的實踐者和領導者。
藝術是需要勤奮和生活的磨礪的,藝術家的氣質只有在勤奮的耕耘中和生活的磨礪后才會獨具風格,光彩照人。
郭怡孮 雨后
郭怡孮 雨后
郭怡孮先生1959年入北京藝術學院,初習西畫,后專攻中國花鳥畫。1978年起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創作力求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出新,注重表現生活中的自然美。作品淳樸含蓄。富有生機。他一直致力于繪畫理論研究。是當代中國畫創作活動的重要組織者之一,美術教育家和花鳥畫創作的代表性畫家。
郭怡孮 晨光
郭怡孮先生是花鳥畫領域里的教育學者,也是當代知名的美術大家,他具備深厚的學養與知識積累,從他部分寫意作品里能解讀其間的學術造詣,能感觸到他筆墨傳承的功力與藝術含量。他的花鳥畫創作,既受到了潘天壽勾線與潑墨的影響,又借鑒了齊白石的通俗創作風格。融會貫通,自成一格。
郭怡孮 西湖過雨圖
中國自古以來書畫不分家,只有把書法練好了,畫作才會更有韻味,筆墨也才會更生動,我國歷代很多著名畫家,同時也是大書法家,比如宋代的宋徽宗、米芾,元代的趙孟頫,近代的吳昌碩,他們的繪畫作品中都透露出濃濃的“筆意”,由筆入畫,這不僅是中國文人寫意畫的特點,也是中國畫特有的“書寫性”的體現?!岸c此同時,中國花鳥繪畫源遠流長,歷代畫家都在花鳥畫中傾注了自己的意趣。花鳥繪畫創作看似簡單,實則蘊含了深度的時代價值,畫家們借物抒情,以花鳥的題材揮揚出時代的精神。
郭怡孮 野塘月明
郭怡孮 略將數朵蘸胭脂
郭怡孮作品融深厚的傳統功力學養和現代審美情趣為一體,在內容與形式兩方面都有新探索,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郭怡孮在花鳥畫理論上畫家見解獨特,相繼提出“大花鳥精神”、“你的野草是我的花園”、“重彩寫意”、“技法重組”等主張。中國花鳥畫各有千秋,而真正要畫出特色、畫出品位和個性并不容易。畫家郭怡孮的花鳥畫具有鮮明的個人特點,他的花鳥繪畫創作,有“你的野花是我的花園”態度,創作了許多風格獨特的優秀作品。
郭怡孮 徘徊涼月更多情
郭怡孮 水潤雨瀟瀟
郭怡孮先生在花鳥畫理論上的獨特見解,給花鳥畫開辟了創新模式。郭怡孮老師關于“大花鳥意識”、“大花鳥精神”的創作理念,逐漸擺脫了傳統文人寫意花鳥畫沖和雅淡審美情趣的趨向,在題材、構成、意境以及色彩等方面進行了全新的探索和追求,確定了以歌頌大自然原生態野生花草強勁生命力為創作的主攻方向。大自然氣象萬千,姹紫嫣紅的花鳥景象盡情在怡孮先生的筆下揮灑,花鳥畫的精神實質和文化內涵在郭怡孮先生的心靈中和作品里得到升華。
郭怡孮 純色中對比求和諧
郭怡孮 雨荷
郭怡孮性情隨和,為人大度,淡薄名利,其作品也追求一種隨性灑脫,追求一種將大自然的蓬勃生機同人文氣質的厚重積累巧妙地結合。用他的話說,就是“每一次創作都來自于大自然,而最終又都回歸于人的心靈”。而他的畫作也正深深的體現了這一點。
郭怡孮 白洋淀印象
郭怡孮的畫作中包含著一種精神:一種視藝術為生命的忘我精神,一種生命不息、創新不止的探索精神,一種把自己融入藝術的生活和生活的藝術中的敬業精神,以及享受熱愛生活的樂觀精神。這就使得他的畫作里彰顯的精神與畫作表現手法相得益彰。
郭怡孮 荷塘清趣
郭怡孮 晨輝
郭怡孮作品的表現手法相當獨到,他有著扎實的筆墨功夫,極強的畫面把握能力,縱覽其畫作,一般主要依靠傳統的國畫筆墨,借鑒和吸收部分西方的色彩與構成,以密集叢生體現其繁茂蓬勃的氣勢。其畫作有雙勾、寫意兩種,在創作上力求在繼承傳統上創新,畫面色彩斑斕,豐實飽滿。許多行家欣賞后,都贊道:寫意畫達到如此“絢麗多彩而不失其寫意精神”的境界,怎一個“妙”字了得。
郭怡孮 荷塘新雨
郭怡孮 碧海新霞
啟功先生早在93年就親筆在郭怡孮先生創作的《春光圖》上題詩贊曰:
百花齊放倚清泉,萬紫干紅備眾妍,
不待山中一夜雨,崇朝錦樹自參天。
喜看丹碧出深叢,黼扆宏開大麓風,
太液波光無限好,上林春色十分紅。
郭怡孮畫作
其作品的另一個特點是,寫生時注重捕捉對象的整體氣勢,創作時將大自然極富生命力的原生態野性充分的表現而不是再現,一氣呵成,暢快淋漓,無絲毫的嬌柔做作。他主要用線寫形達意,用點來營造畫面氣氛和層次,在具象中具有某種抽象意味,將某些形象和筆墨符號化,顯然是在追求一種現代視覺效果和時代精神,這恰好凸現了他作品的獨特個性和魅力。
郭怡孮 塞納河游記
郭怡孮力求深入探索和發掘蘊含在不同花草自身上的本質精神所在,并創造性地運用最切合表達它們的藝術語言來完成每一幅作品的創作。郭怡孮堅持“一花一世界,一草一春秋”的藝術創作理念,使其作品的外在表現形式豐富多彩。
郭怡孮 棉云萬傾
在畫風上筆墨的大氣雄厚同時,他還在不斷關注著快速發展的時代和社會,對于層出不窮的各種新鮮事物敏于觀察勤于思考,并結合新穎的表現手法體現出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與創作風格,逐步地走上一條注重思想性和創新性相結合的藝術探索道路。
郭怡孮 晨輝
中國畫發展至今,由于地域、歷史和國力的種種原因,并沒有讓我們自視為靈魂的國粹遠播他鄉,在人類文化共享的浪潮中,西畫東漸,中國畫顯然處在弱勢。郭怡孮先生為此憂慮著,思考著。他大花鳥意識的覺醒,大麓畫風的創立,無疑是中國畫的又一發展,而發展中國畫,傳播中國畫的獨特魅力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地敲打著郭怡孮先生,這也使得郭怡孮先生在注重思想性和創新性相結合的藝術道路上繼續探索。
歡 迎 關 注
文藏藝術↓
文藏書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