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是我國著名的名貴花卉,自古就被人們當做富貴吉祥、繁榮興旺的象征。在畫家的筆下,它的神韻更是諸多名家捕捉的重點,盡顯奢華大氣。近年來,愛牡丹、賞牡丹、畫牡丹、寫牡丹、唱牡丹的人蔚然成風。如果你想畫牡丹不妨參考一下這部孫鈺德寫意牡丹入門篇詳解教程。
牡丹是我國傳統名花,富麗堂皇,國色天香。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可以將牡丹分為多類。通常,按株型可分為直立型、開展型和半開張型;按芽型可分為圓芽型、狹芽型、鷹嘴型和露嘴型;按分枝習性可分為單枝型和叢枝型;按花色可分白、黃、粉、紅、紫、墨紫(黑)、雪青(粉藍)、綠和復色;按花期可分為早花型、中花型、晚花型和秋冬型。
把現實中艷麗動人的牡丹,反映到大小不同的畫幅中,產生優美而有節奏感的形式,要靠畫家的巧妙安排,這就是布局。一幅上乖之作,必須是高超的筆墨技巧和優美布局的統一體,兩者缺一不可。通常畫牡丹,布局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于非闇 國畫牡丹
(1)主體突出。畫牡丹,一般以花冠為主體,布局時應將花冠安排在畫面的主要部位,輔以綠葉扶持,在色彩上產生冷暖、明暗對比,就能產生畫面集中,花頭醒目的效果。
(2)賓主呼應。畫面只有主體花頭,顯得孤立單調,必須有體形較小的花苞或初放花頭相襯托。布局上要顧盼呼應,才能體現牡丹的勃勃生機。
江寒汀 國畫牡丹
(3)疏密虛實。畫面上花、葉稀疏而均勻,則感松散無中心。布局過密,滿紙花葉,不留空白,又顯窒息逼人。所以只有疏密相間,做到“疏可走馬、密不通風”才能恰到好處。畫面的虛實處理同樣重要,筆墨形色處為實,畫面空白處為虛。近者墨色濃重處為實,遠者墨色清淡處為虛。這樣既可使畫面有空靈感,虛處又能留給觀賞者以無限的遐想。
(4)氣勢貫穿。牡丹和梅花不同之處在于,前者以表現花、葉為主。梅花以表現枝干為主,氣勢的貫穿較容易。所以畫牡丹,不論畫面的大小和構圖的簡繁,都要理順花、葉、莖、干的來籠去脈,注意整個畫面氣勢的貫穿。
書畫收藏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