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琦(1773-1828)清代畫家。字伯韞,號香白,又號七薌、玉壺山人、玉壺外史、玉壺仙叟等。回族,先世本西域人,松江(今上海市)人,宗法華喦,喜用蘭葉描,仕女衣紋細秀,樹石背景簡逸,造型纖細,敷色清雅,創立了仕女畫新的體格,時人稱為“改派”。
《元機詩意圖》 絹本設色,縱99厘米,橫32厘米,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本幅作品用筆細秀纖麗,以淺淡的墨線勾勒出婉轉、工細的線條,并以淡彩在衣紋的勾線處罩染,使線條愈顯柔和淡潤。人物形象纖瘦柔弱,垂目低首,有病色之美,設色清雅,用色淺淡明快,畫面以冷色調為主,素雅的設色構筑出一種高雅的氛圍。
臨摹步驟文字講解
步驟一:透稿后中墨勾線,畫頭發時要特別注意排線,最好先在草紙上練習一下,注意畫衣紋時用線要流暢。畫椅子時要注意觀察線條的轉折、曲直,注意起筆、收筆時頓挫及墨色濃淡的變化等。
步驟二:墨染頭發,用稍微重的墨色染頭發,并渲染發髻邊緣,不可著急一次上好色,要一遍一遍逐漸加深,直至染夠為止。以淡墨渲染領邊、袖口、腰帶及椅子。用淡墨罩染寬大襟衫及書。領口、袖口及絲帶用淡曙紅打一遍底,再以淡朱砂平涂。用淡花青打底披帛、蔽膝。用藤黃加赭石加墨渲罩染椅子。
步驟三:用淡赭石打底頭飾,再以赭石加藤黃平涂一下5用淡花青打底圓形飾物,再以白粉加石綠平涂。用淡酞青藍、中白粉平涂披帛,尾部稍微渲染一下。蔽膝的藍色部分以花青加淡墨罩染。
步驟四:用三綠加淡曙紅薄薄地平涂下臉部、手部一至二遍,曙紅渲染嘴唇。
用淡墨加花青退染寬大襟衫的衣紋,用淡墨渲染大口褲及書,用中白粉平涂領口、袖口。用頭青加三青(頭青稍多,三青稍少)罩染披帛多遍,直至與原作相似。
用藤黃醒一下發釵、圓形頭飾的邊緣,用三綠和白色分別畫出頭飾里面的部分。
步驟五:整體調整一下五官顏色。用藤黃加赭石加白勾蔽膝好的花紋,局部加點石青色。最后整體調整,局部用色線復勾。(
步驟五:整體調整一下五官顏色。用藤黃加赭石加白勾蔽膝好的花紋,局部加點石青色。最后整體調整,局部用色線復勾。(來源:《故宮畫譜 人物卷 仕女》,汪紋西編,故宮出版社2012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