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湯
【組成】當歸 生地各9克 桃仁12克 紅花9克 枳殼 赤芍各6克 柴胡3克 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10克【用法】水煎服.【功用】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主治上焦瘀血,頭痛胸痛,胸悶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發熱,舌質暗紅,邊有瘀斑或瘀點,唇暗或兩目暗黑,脈澀或弦緊3婦人血瘀經閉不行,痛經,肌膚甲錯,日晡潮熱;以及脫疽、白疙,眼科云霧移睛、青盲等目疾。
血府逐瘀湯
【組成】當歸9克、赤芍6克、生地9克、川芎5克,桃仁12克、紅花9克、柴胡3克、枳殼6克、桔梗5克、甘草3克、牛膝9克。
【功用】活血祛瘀,理氣止痛:用于瘀血停滯胸中,而見胸痛、頭痛、內熱煩急、心悸、失眠、呃逆干嘔,以及夜間潮熱等癥而兼有瘀血表現者(如舌邊紫暗或有瘀斑、唇色青紫、兩目暗黑等)。本方可用于心絞痛、神經官能癥、腦震蕩后遺癥以及閉經、痛經等見有瘀血證候者。
膈下逐淤湯
【組成】靈脂6克(炒)當歸9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研泥)丹皮6克 赤芍6克 烏藥6克 玄胡索3克甘草9克香附4.5克紅花9克枳殼4.5克【用法】水煎服.病輕者少服,病重者多服,病去藥止.【功用】活血祛瘀,行氣止痛.【主治】膈下瘀阻氣滯,形成痞塊,痛處不移,臥則腹墜;腎瀉久瀉.現用于慢性活動性肝炎、血卟啉病、糖尿病、宮外孕、不孕癥等屬血瘀氣滯者.
四物湯
【組成】熟地15克、白芍10克、當歸10克、川芎6克。
【功用】補血活血調經:用于血虛或血虛兼瘀的病證及婦女月經不調。
桃紅四物湯【組成】熟地15克、當歸15克、白芍10克、川芎8克、桃仁9克、紅花6克【功效】養血活血.【主治】血虛兼血瘀證.婦女經期超前,血多有塊,色紫稠粘,腹痛等.
【方名】 圣愈湯
【組成】 熟地(20克) 白芍(15克) 川芎(8克) 人參(一般用潞黨參20克) 當歸(15克) 黃芪(18克)
【功用】 補氣,補血,攝血。
【主治】 氣血虛弱,氣不攝血證。月經先期而至,量多色淡,四肢乏力,體倦神衰。
【用法】 水煎服。
血府逐瘀湯,不屬補血的方劑里面。呵呵。它的各藥里,除了甘草是調和諸藥外,其他的藥或者活血化瘀,或者破血通經,或者舒肝解郁。呵呵。可以講,血府逐瘀湯,一組活血化瘀常用藥品的合集,取并力合打之效。其補血之功,相對活血化瘀之功能,差了不少。呵呵
此方在中藥方劑里,理血方劑,不屬補血之類。呵呵。
圣愈湯是四物湯的演化方劑,是在四物方劑里國上兩種常見的補氣品藥,黨參(或人參)和黃芪。呵呵。其對應的情況是,氣弱較明顯者。呵呵
以現在健健的情況看,不須那樣補氣。(原本健健就有心高氣盛之嫌,字里行間意氣揚揚,呵呵。實不須再去補氣,呵呵。倒是氣盛有氣過于勝,則有傷血之嫌,所以,現在還是以補血為法。)
桃仁四物湯香附,丹皮紅花與元胡;訣芍藥用赤生地黃,行氣活血瘀滯除。
歸尾、川芎、赤芍、丹皮、香附、玄胡索各一錢(3g),生地、紅花各五分(1.5g),桃仁二十五粒。
《針灸心語》:"桃仁四物湯合四逆散加減,有活血祛瘀、疏肝解郁的作用,治療瘀血內阻所致的頭痛胸滿、心中煩熱、多夢失眠、心悸怔忡、干嘔呃逆、煩躁善怒,可用于神經官能癥、腦震蕩后遺癥、幻視幻聽、頭痛失眠、健忘,伴有大便秘結色黑者。"
《陸干甫》:"血枯經閉,以桃仁四物湯。"
《中醫火神三書》:"經水將行腹痛一證,諸書皆言血中有滯也,多用通滯湯,及桃仁四物湯。"
血府逐瘀湯與桂枝茯苓丸所治療位置不同,癥狀也不同。血府逐瘀湯主治位置在膈下,胸中,或者說是中焦肝脾的位置。而桂枝茯苓丸所治位置靠下,在胞宮,即子宮周圍位置,下癥瘕積聚等。桂枝茯苓丸祛斑祛下焦痞塊的效果較血府逐瘀湯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