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
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也說國正天心順
說起“國正天心順”這句話,很多人都會講,但是若問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恐怕就有很多人含糊不清,回答不上來了。
這不,那天為了調查一下人們對這個詞的理解,我就登陸百度搜索,點擊“天心”這個詞,可是讓我始料不及和哭笑不得的是,在被打開的網頁上,居然盡是些“天心少女,嫵媚一露”的段子。哎呀!咱老祖宗創下的這么幽默高雅的詞兒,竟被現代的一些人糟蹋的如此卑俗下流,要說咱中國文化的未來,也著實不容樂觀啊!
那么“國正天心順”到底應該如何解釋?說來話長,還真得從頭談起!
宇宙的化生
首先了解一下咱老祖宗的宇宙觀和生活觀吧。
宇宙之初為無極,無極而太極。
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安靜而復動。一陰一陽,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這個陰陽可理解為功能,古人還把它名曰氣,這不同于我們現在所說空氣的那個氣,它是宇宙的本源物質;流行運動的就是陽,靜態靜止的就是陰。
陰變陽和,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之氣順次部署,四時就運行起來。五行,統一于陰陽;陰陽統一于太極;太極的本源是無極。五行產生出來,各自有各自的本性。無極的“真”,陰陽五行的“精”,神妙的結合、凝聚,乾道生成男性,坤道成女性。二氣交合感應,產生
了萬物。老子解釋說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圣人規定出中正、仁義,并且以靜為主導(無欲所以能靜),建立了做人的標準,所以圣人的德行與天地相同,光明如同日月,有秩序如同四季,洞曉吉兇如同鬼神。君子修養這些,所以吉祥;小人違背這些,所以兇險。
總之,就是這樣,宇宙的化生像是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一洼湖水,蕩起層層漣漪,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若問天心究為物,又恰似最初的那一點玄機。
天地萬物一氣貫通
《內經》說天精地形與人,皆由一氣而相通:“天氣通于肺,地氣通于嗌,風氣通于肝,雷氣通于心,谷氣通于脾,雨氣通于腎。六經(人體經絡)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
人的產生,起于元氣化形,即“自無而有”,無指先天之氣,有指后天所化之形。元氣,又可名曰元神,為“元始之祖,先天地生”,它“圓而無隙,寂而不動,感而隨通,虛而生神”,是人體的生命之源,又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說到底,天地萬物一氣貫通,天之氣就是人之氣,人之體似天之體。宇宙大天地與“人身小天地,真無一毫之相間”(張介賓《醫易義》)。這和現代科學天人同構論,宇宙全息論的一些觀點基本一致。
人天感應
首先,一起玩閱史書中的一些記載。
《漢書 天文志》曰:“陰陽之精,其本性也,而上發于天者也。政失于此,則變見于彼,猶影之象形,響之應聲。是以,明君,睹之而寤,傷身正事,思其咎謝,則禍除而福至,自然之符也。”
司馬遷《史記 天宮書》自始至終,也是無不貫穿著天文異變對人世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主旨。他不但稽之于古,而且證之于今,所謂“究天人之際,探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明史 景清傳》一段記述,用現在話講,那真叫忽悠的更玄。
明成祖“靖難”之師攻入南京城,建文朝中許多大臣殉難而死,景清原來是建文皇帝親信謀士之一,且與方孝孺等忠臣事先相約“萬一城破,一起殉國。”不料城破之日,方等均不屈而死,唯景清投降成祖。成祖使之官復原職,隨班朝見,虛與逶迤,不少日子。
一天早朝,景清穿紅色,懷利刃,意欲行刺成祖。可是,此事卻早已被星占家提前發出了“紅色預警”提示——“異星赤色,犯帝座甚急。”
其實,成祖早就對景清歸順表示懷疑,可以說早已有了戒備。這日早朝,獨見景清穿紅衣,急命衛士搜其身,見藏有利器,問他想干什么?景清奮起怒曰:“欲為故主報仇耳!”成祖怒,殺之,滅其九族。
天心的解釋
邵雍說:“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初,萬物未生時。”
《太乙金華宗旨》說:“天心是人和宇宙萬物的共同節律。”
《內經》說:“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于是,我們或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天心就是宇宙的神明之官,它就應該和我們人心的感覺沒有兩樣,譬如一個人饑了,寒了,飽了,熱了,誰知道?心知道。小小腳趾扎根刺兒,疼痛難忍,雖說是處于身體的最末端,但也是“牽之毫發,動之全身”,心里馬上就會有所全同反應。我想整個宇宙就像人體,哪痛,哪癢,哪熱,哪涼,它都會有一定的感覺,似又可比喻為人的意識與神經,這個東西就應該算是天心了。
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
那么,如何才能夠使得天心順暢呢?古人是這樣進行總結的,首先是家國天下,政務生平,如此就會天心順暢,祥瑞出焉,所謂“山出器車,河出馬圖,鳳凰麒麟,皆在郊藪”,白話意為“鳳凰來儀,麒麟現瑞,物阜民豐,普天同慶”。
當然嘍,這樣的太平盛世也實在難得一逢,不易多見啊!歷史上也總是“國禍天心亂”的時候為數較多,就像現在什么伊拉克,伊朗,朝鮮等地,才剛剛過了幾天好日子,又開始天災人禍,連綿不斷,今天鬧地震,明天發大水,真是民不聊生啊!
那么,這又是怎么回事呢?記得老子曾做過這樣一番解釋:“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兵之后必有兇年。”看來戰爭與戰亂就是最根本的一個罪魁禍首啊。
不由得我又想起了幾句小品臺詞,“苦不苦,看看人家薩達姆;順不順,瞧瞧人家克林頓!”最后,再來一起翻翻咱中國的歷史,看看咱現在中國人的生活,雖不見得是什么盛世,但倒也是太平少事啊。還有過來人的那些感慨:“寧做太平狗,不做亂世人!”聽一聽,真是多么可悲!因此,現在咱們大家也該很知足啦!
再來看怎么樣才能夠國正呢?其實接下來的那句話,就是一個答案:官清民自安。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貪官污吏,當官的個個禹舜陶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那么,國家自然安泰,百姓自然寧康。所以呢,“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這兩句話通常也就連在一起來說了。
緊接著后面還有兩句:“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其實,這都是有連帶關系的,咱不是都講大河沒水,小河干嗎?實際上,反過來看小河缺水,大河也得干,這就是家國、天下,小家、大家的關系。
家家太平,才能夠天下太平;一家不掃,何以能掃天下?一家能治,方能夠“齊家,治國,平天下”。
在這里夫妻之間,父子之間,用祖宗的觀點看,就又形成了一個個小宇宙,小世界,小太極。夫、父就又成為了兩個小天心。等到所有的這些個小天心都順暢了,也就是孔子所描述的那個理想境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位,各司其職,最后也就算是徹底的天心順暢,世界大同了。
醒語
言行擬之古人則德進,功名付之于命則心閑;
報應念及子孫則事平,受享慮及缺乏則用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