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優質課示例
荊州市教學研究室 余映潮
什么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優質課?一般地說,凡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過程生動、教學效率很高、師生互動和諧的課都是好課,都是優秀的課。但從“質量”的角度來講,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優質課必須符合下面六個方面評價標準:課型創新,思路清晰,提問精粹,品讀細膩,活動充分,積累豐富。下面我們將就以上六個方面的評價標準進行優質課示例。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優質課示例之一:課型創新
課型,是重要的教學模式之一。創新課型是目前語文教改中十分重要的話題。
什么是課型?所謂課型,一般指根據教學任務而劃分出來的課堂教學的類型。換個角度來說,課型就是由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式、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地位所決定的一種課堂教學結構。大而言之,有作文課型、閱讀課型、聽說課型,有單元課型、單篇課型等;小而言之,從閱讀教學來講,有教讀課型、自讀課型、學法指導課型、審美鑒賞課型,有精讀課型、略讀課型,有講析課型、討論課型、活動課型,有文學作品課型、文言文課型等;細而言之,從語言教學來講,有語言積累課型、語言運用課型、語言品析課型等;微而言之,從語言積累課型來看,又可分吟讀美文課、背誦經典課、語言模式課等等。從另外一個角度講,課型也可以按活動方式來進行命名,如賽讀課、活動課、說話課、寫作課、評講課等。
課型需要創新,主要由于如下因素的影響。
第一,當前的語文教學改革的宏觀背景有了很大變化。一是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二是素質教育對課堂的高效教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三是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要求很有力度,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教學質量成為教改的主導方向。四是創新教育的研究日漸深入,呼聲日漸高漲。五是課程改革、教材改革正在緊羅密鼓地進行。這些因素必然要求我們更生動更有效地進行語文教學,必然要求我們進行課型創新,這里面的研究課題可以說是層出不窮。
第二,試用修訂版的初中語文教學大綱和試用修訂版的初中語文教材要求找們在教學設計上從如下重要方面更新觀念:
1.教學設計要講求從課文整體的角度進行閱讀教學。2.教學設計要突出誦讀訓練的安排與指導。3.教學設計要注意簡化教學頭緒,強調內容綜合:4、教學設計要講求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5.教學設計要關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創造性思維能力。6.教學設計要一定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
可以說,上述內容表現出初中語文教學與初中語文教學設計在理念上的重大變化,它們給我們表達出了教學要進行改革、教學設計要進行創新的指令性的要求。
破除串講式、講析式、答問式、談話式等陳舊的課型,是我們的一種歷史責任。
創造學生自主閱讀式、活動式、導學式、探究式等等嶄新的課型.更是我們的一種歷史責任。
請看一種嶄新的課型設計一一說讀課。
示例:余映潮《賣炭翁》說讀課。
教學過程:
1.導入(2分鐘)。
①介紹作者: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②簡介時代背景。
③檢查預習情況。
2.第一個教學板塊:朗讀。(9分鐘)
學生先讀課文。
①讀第一遍,要求讀準字音。老師糾正讀者中的誤處。
②老師糾正之后,學生讀第二遍。
③課文中有這樣一些字詞需要認讀、掌握:
薪 鬢 碾 轍 翩 敕 叱 絡 系 直 何所 可憐
④學生再雜然地自讀課文。
3.第三個教學板塊:說一說譯文。(8分鐘)
①教師以句子為單位讀課文,每讀一句,學生就跟著集體來往地回譯文句。
②教師檢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請學生口頭翻譯幾個在句:如:“夜來城外一尺雪”、“宮使驅將惜不得”等。
③學生雜然地再讀課文。
4.第三個教學板塊:說——析文句。(10分鐘)
教師以句子為單位,以對句子的表達作用進行理解為重點,要求學生發言。
教師示范: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這句話寫人物,寫了人物燒炭的地點和勞作的艱苦過程,點明炭的來之不易。
學生發言,如:
詩的一開頭就把我們帶到荒無人煙的終南山上。一個老人在過著十分窮苦的生活,他沒有妻子也沒有兒女,孤苦伶仃的一個人。
“賣”、“伐”、“燒”三個字寫出了老人繁重的體力勞動。一個“翁”字,更顯出其生活的不易……
教師在學生析文句的過程中相機點撥并順勢拉出課文的線條:
請同學們用一個字概括賣炭翁的生活遭遇。
同學們發言:苦(或“慘”)
問:苦在哪里?同學們繼續發言。
形成如下板書:
苦一一苦情(燒炭苦,憂炭苦,賣炭苦,失炭更苦)——苦“宮市”也
學生雜然地再讀課文。
5.第四個教學板塊:說——品字詞。(8分鐘)
①請同學們用一個句子談談對課文的理解,請大家用“……用得好……寫出了”說一句話。如:
“塵灰”用得好,它寫出了賣炭翁的勞動環境之臟。
“煙火”用得好,它寫出了賣炭翁的其長期燒炭之勞。
同學們發言,如:
“蒼蒼”用得好,它繪其飽經風霜之衰。
“兩鬢”、“十指”塵灰滿面、衣服襤褸,幾個特寫,使人觸目驚心。
“心優炭賤愿天寒”用得好,它訴其生活無著之苦。
……
②兩組織學生讀課文。
6.第五個教學板塊:說——作想象。(7分鐘)
說想象的內容分三個層次進行:
①第一層次,同學們想象并描敘一個特寫鏡頭。
如眼角深深的皺紋,如汗水,如黑指……
②第二層次,同學們想象并描敘一個動景。
如大雪之下的賣炭翁在拼命拉車趕車。
③第三層次,同學們想象并描敘老人的一種心情。
如早起去賣炭的心情,如賣炭翁被搶之后的心情。
(教師可提供一些詞語,如無可奈何、光天化日、忍氣吞聲、頂風冒雪、冰天雪地、仰天長嘆、不由分說、無恥之尤、無惡不作、兇神惡煞、老淚縱橫、頂風冒雪、無依無靠、忍氣吞聲之類)
7.收束,小結課文學習情況并點明以上的“四說四讀”也是一種閱讀文言詩文的學法。
這是一節具有相當改革力度的課。它完全創新了教讀課的教學課型,教學活動的視點定位于以學生的語言活動為中心;整節課板塊明晰,節奏鮮明,課堂活動生氣勃勃,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此節課的主導教法為“說讀”,課型結構為“板塊式”。最重要的教學板塊由“說譯文”、“析句段”、“品字詞”、“作想象”四步構成。“說譯文”這一教學板塊中的“說”,為“理解性的語言表達訓練”。“雜然地翻譯文句”這一教學要求的目的有兩點,其一,讓每一個學生都“動了口”,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說譯文”之中,同學們從整體上得到了教學訓練,課堂教學的效益很高。其二,在教學主體性步驟的起始階段進行了學習氣氛的烘托,同學們在這種“大家都來說”的學習環境中受到了感染,為后來學習步驟中的“說”起到了良好的鋪墊作用。“析文句”這一教學板塊中的“說”,為“分析性的語言表達訓練”,同學們對課文的理解已經進入到理解課文中描寫的表達作用這一層次。“品字詞”中“說”的要求又進了一步。這一教學板塊中的“說”,為“品味性的語言表達訓練”,學生開始對課文的“妙點”進行一些賞析。“作想象”這一教學板塊中的“說”,為“敘說、抒情性的語言表達訓練”。這里的“說”,從表達形式來看,已經由前面有對象的“說”深化到想象的“說”,由前面的“說句”深化到“說段”。
這節給我們以如下的啟示:
第一,在教學思想上,我們要進一步認識到,語言課的教學應以學生的語言活動為中心。第二,在教學設計上,我們要進一步改變習慣,要改變教師獨占講臺、一講到底的陳舊教法,要把“講析課”合理地降到最少的程度,要讓學生的語言習得課、語言訓練課、語言實踐課等科學的課型合理地上升到最多的程度。第三,在教學手法上,我們要進一步科學化、生動化,在語言教學、語言訓練的“說讀”課中想方設法,讓學生說得起來,說得下去;說得準確;說得有序;說得有情,說得有理。第四,在教學策略上,我們要進一步著力探索,除了“說讀課”外,我們還應創造出更多更美的課型,如“寫讀課”、“背讀課”、“演讀課”、“聯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