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ò hù
Pòhù BL42[中國針灸學詞典]
pòhù[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B42[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BL42[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穴位 | 魄戶 | ||
漢語拼音 | Pohu | ||
羅馬拼音 | Pohu | ||
美國英譯名 | Soul Shelter | ||
各 國 代 號 | 中國 | BL42 | |
日本 | 42 | ||
法 國 | 莫蘭特氏 | V37 | |
富耶氏 | |||
德國 | B37 | ||
英國 | B37 | ||
美國 | BI42 |
魄戶為經穴名(Pòhù BL42)[1]。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1]。肺藏魄,魄指肺,此穴與肺俞平列,如肺氣出入之門戶,故名魄戶[1]。魄戶穴主治肺臟及局部疾患,如肺癆,咳嗽,氣喘,頸項強,肩背痛,嘔吐,感冒,肺結核,虛勞,頸項強痛,咳血,項強,現代又多用魄戶穴治療肺結核,支氣管炎,肩背神經痛,哮喘,肺不張,胸膜炎,肋間神經痛,肩背上臂部疼痛或麻木等。
肺藏魄,魄指肺,此穴與肺俞平列,如肺氣出入之門戶,故名魄戶[1]。
魄,是隨伴精氣往來的陰神;戶,為居室出入之門戶,指其為門戶。本穴與肺俞平,肺藏魄也,故名“魄戶”。即附于肺,而分行也,穴在肺俞之外方,既為肺俞之附屬,亦為護衛肺中精微之氣的門戶。[2]
背部[3]
標準定位:魄戶穴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4][5]。
魄戶穴位于脊柱區,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3寸。俯伏或俯臥取穴[1]。
魄戶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中的位置
魄戶穴在背部的位置
魄戶穴在背部的位置
魄戶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魄戶穴位于脊柱區,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3寸。俯伏或俯臥取穴[1]。
俯臥位,平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督脈)旁開3寸,當肩胛骨脊柱緣處取穴。
俯臥位,第3胸椎棘突下與肩胛骨內側緣之垂線交點處取穴[6]。
魄戶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菱形肌、骶棘肌。有肋間動脈后支及頸橫動脈降支。分布著第二、三胸神經后支內側皮支,深層為外側支及肩胛背神經。皮膚由第二、三、四胸神經后支的內側支重疊分布。
淺層有第3、第4胸神經后支外側皮支及其伴行動、靜脈分布;深層有副神經、肩胛背神經和第3、第4胸神經后支肌支及肩胛背動脈分支分布,并有肩胛背神經、動脈經過[8]。
布有第二、三胸神經后支的內側皮支,深層為外側及頸橫動脈降支通過[5]。
魄戶穴主治肺臟及局部疾患,如肺癆,咳嗽,氣喘,頸項強,肩背痛,嘔吐,感冒,肺結核,虛勞,頸項強痛,咳血,項強,現代又多用魄戶穴治療肺結核,支氣管炎,肩背神經痛,哮喘,肺不張,胸膜炎,肋間神經痛,肩背上臂部疼痛或麻木等。
魄戶穴主治肺臟及局部疾患。如肺癆、咳嗽、氣喘、頸項強、肩背痛、嘔吐、感冒等[1]。
魄戶穴主治咳嗽、氣喘、肺結核、肩背痛[8]。
魄戶穴主治咳嗽,氣喘,虛勞,頸項強痛,肩背痛等[5]。
魄戶穴主治 咳嗽,氣喘,肺癆,咳血;項強,肩背痛[6]。
現代又多用魄戶穴治療肺結核、支氣管炎、肩背神經痛等[1]。
1. 呼吸系統疾病:感冒,支氣管炎,哮喘,肺結核,肺不張;
2. 其它:胸膜炎,肋間神經痛,肩背上臂部疼痛或麻木。
用力按揉魄戶穴,可治咳嗽、氣喘等肺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