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古代王朝,是各有各的規矩,各有各的制度,一般改朝換代,服裝、制度也會跟著做很多改動。一是因為新朝代要有新氣象,二是總結上個朝代滅國的經驗,做制度上的改進,使自己的王朝更加昌盛、長久。
北魏王朝,是南北朝時代北方的第一個王朝,是繼十六國分裂局面之后,在中國北部重建統一的封建王朝。又稱后魏、拓跋魏、元魏,為鮮卑族拓跋圭所建。北魏王朝,歷十二帝、二王,共一百四十九年(386~534)。
從劉邦統一天下,建立漢朝,一直到東漢末年總體算是比較穩定的,但是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天下屢次大亂,是個大分裂的時期,也是個民族大融和的時期,這期間外戚專政、宦官亂政是屢見不鮮。比如呂后、王政君、王莽、司馬炎的兒媳婦賈南風等等,各種外戚干政、專政、亂政搞得是烏煙瘴氣。
所以北魏王朝建國以后,為了防止女人干政,重走之前外戚亂政的老路,在宮中就形成了一個制度:立太子時必殺其母。
這一招是夠狠,直接把外戚的總源頭給切斷了。但這一招也夠殘忍,后果也很嚴重。后宮的女人嫁給皇帝本是想圖個榮華富貴,自己的兒子如果可以坐上太子,母憑子貴,跟著風光一把,全家跟著臉上貼金。
但是自從有了這個制度,后宮嬪妃們都不想著生兒子了,如果生個兒子被立為太子,自己不要說享受榮華富貴了,命都沒了,即便皇后也是一樣不愿意生兒子。懷了孕的嬪妃每日過的也是心驚膽戰的,生怕自己生的是個兒子。
制度是人建立的,就會有人來破壞,來廢黜。到了宣武帝元恪這一代,他有個美女皇后叫胡充華。胡充華是個能文能武的女漢子,而且長的還漂亮,這種女人可不好找。宣武帝很是寵愛胡充華,而胡充華也發揮了女漢子的風范,別的妃子不敢生兒子,她敢。
胡充華表示寧愿一死,也要為宣武帝生一嫡子以繼承王位,后來胡充華得寵懷孕,分娩時果然是生了個兒子。她這個兒子也被立為太子,并且成為下一任的皇帝——孝明帝元詡。
胡充華生了兒子,并被立為太子,那她按照制度就要被處死。但宣武帝為她廢止了子貴母死的這一野蠻成法,讓胡充華活著。原因可能是因宣武帝篤信佛教,或者他太愛這個女人了。反正是為了她而廢了這個制度。這個制度的確殘忍,不過他廢了這個殘忍的制度也有了不好的后果。
515年正月十三日,宣武帝去世,時年33歲。年僅6歲的元詡繼位,是為孝明帝。胡充華以皇太后身份垂簾聽政,實際掌握了北魏最高政治權力。接下來的事情,大家想必可以猜得到,開始胡充華還比較勤政,但是后來就開始各種奢靡荒廢國政了,而且和武則天一樣養“男寵”,還把朝政委托給男寵。
胡充華的所作所為,導致朝野內外憤起,而且全國各地農民起義四起,528年,大將爾朱榮率軍攻入洛陽,將胡充華和幼主皇帝沉入黃河溺死,2000多名文武大臣也被盡數殺死,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河陰之變”。
事變過后不久,北魏王朝便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北魏王朝等于毀在了她和宣武帝手里。
靠取悅太后當上皇帝,逼姑姑做無奈事,孫女受屈辱,被罵豬狗不如
她許配給誰,誰就死!嚇的父親把她獻入宮,結果卻讓皇帝非常高興
武則天最寵幸的“男寵”為何都沒好下場?只因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