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和殘忍的時代,漢人機會成為了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的游牧部落聯盟口中的糧食,在在途中著五個聯盟部落從來不帶軍糧,每次打完仗勝利后,就可以飽餐一頓,因為他們的食物就是漢人,不管男兩女老少只要見到都會被他們抓來啃食,殘忍至極,簡直就如同畜生一樣。
五胡亂華,是中國在西晉時期塞北眾多游牧民族趁中原的西晉八王之亂期間衰弱之際陸續建立非漢族國家而造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
''五胡''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的游牧部落聯盟。百余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國家,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
五胡亂華破壞了中原的政權和經濟架構,也使北方游牧民族與中原漢族產生文化經濟交往。由于漢族避難從黃河流域大規模進入長江流域,在長江下游江南建立東晉,史稱衣冠南渡,進一步增進了南方的百越、三苗族裔與中原漢族的文化和經濟聯系。影響深遠,是中國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一般認為五胡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從西晉滅亡開始算起,一直延續到鮮卑魏建立。對五胡亂華的歷史作用,以及影響歷來有爭議。它是晉朝歷史上重要的現象,有的學者也稱之為“永嘉之亂”、“中原陸沉”、“神州陸沉”、“中原淪陷”等名稱。這一時期,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是大漢民族的一場災難,幾近亡種滅族。
東晉建立時,中原地區已淪喪于胡人之手。中原漢族在冉閔的帶領下絕地反擊,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 遷居南方的愛國將士每每以北伐中原、規復失土為己任。故東晉自始至終都有北伐之舉,先后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溫、劉裕等人的多次行動。東晉與五胡的戰爭,五胡十六國之間的廝殺,使得這一時期戰亂連連。
曾經看過魯迅寫的《狂人日記》覺得里面的內容荒唐至極,怎么會出現人吃人的現象,人又不像畜生那樣沒有思想,可以同類相互啃食,就覺得魯迅簡直就是胡言亂語,貌似文章里的主角就是個神經病,天天幻想著吃人和被人吃,當留下來的評論中看到五胡亂華這個詞的時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自己一搜索,出現了很多信息在我面前,幾乎就是一個人吃人的年代,漢人幾乎成為了五胡的“人菜”和糧食,這是漢人的一場噩夢,近乎滅族。尤其是女人和孩子,更是他們的噩夢。
公元304年,益州氐族難民領袖李雄,于成都稱成都王,建立成漢帝國。匈奴左賢王劉淵于山西離石稱大單于,后稱漢王,建立漢趙帝國。也就是從這個年份開始,中國的北方,進入到“五胡十六國”時代。
前涼、后涼、南涼、西涼、北涼、前趙、后趙、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漢。還有代國、冉魏、西燕、吐谷渾,單看這些名字吧,冗長的就像領導的講話稿一樣,讓人情不自禁地走向崩潰邊緣,更不要說弄明白他們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了。
在那個年代,建立個國家就像在股市上開個戶頭一樣簡單,而且收益很高,是難得的“牛市”,大家伙的熱情都是相當的高漲。“皇帝輪流做,明年到君家”,稍微有些勢力的人物,都抓住這難得的歷史機遇,先融資,后招人,為當上皇帝而努力奮斗。
用兩句話來概括,就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而且,當時還沒有美利堅這樣的“國際警察”,動不動就派出航母和陸軍,維護世界和平,大家的實力都差不多,只要你有足夠的兵馬,別人就奈何不了你。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公元439年九月,北魏帝拓拔燾終于按捺不住,決定扮演美國人的角色,消除恐怖主義,拯救全世界,于是,他統一了華北。之前的420年六月,曾經的東晉大將劉裕篡位稱帝,建立南宋帝國,東晉帝國滅亡。現在,隨著拓拔燾統一北方,南北朝正式開始,“五胡十六國”這個稱呼光榮“下崗”。累死我了,多少搞明白點了吧。
按照歷史教科書的說法,這一時期,是中華民族大融合的時期,因為這些政權主要由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少數民族(即「五胡」)所建,史稱「五胡十六國」。其中,前趙、大夏、北涼為匈奴所建,后趙為羯族所建,前燕、后燕、南燕、南涼、西秦為鮮卑所建,前秦、后涼、成漢為氐族所建,后秦為羌人所建。
這的確是大融合,廣袤的長江以北地區,盡數落在了這些少數民族的手里,大批漢人被迫南遷,投奔東晉王朝。而那些無力奔逃的漢人,則以血的代價,來配合這民族大融合的進程。這其中,最為悲慘的就要數漢族女子了,我想,如果女權主義者生活在那個時代,肯定會得抑郁癥,進而神經錯亂的。
史書上說,在當時入主北方的胡人中,羯、白匈奴、丁零、鐵弗、盧水胡、鮮卑、九大石胡等部落主體,都是金發碧眼的白種人,這些來自蠻荒之域的野蠻胡族還保留著原始的食人獸性,其中以羯族,白種匈奴,鮮卑族三族最為兇惡。
中國史上向來不缺少“食人”的記載,即便是漢族人,也擺脫不了干系。但是,這些血腥的行為,大多發生在災害之年,或是因為長期戰亂導致食物短缺,屬于“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但是,胡人就沒那么矜持了,尤其是羯族,不知道是不是基因的問題,反正,他們對吃人、特別是吃女人,有著特殊的癖好。打仗的時候,我們習慣的模式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此才能穩定軍心,確保軍需。但是,羌族的部隊就有些灑脫的離譜,行軍作戰從來不帶糧草。
看到這里,你或許會為他們怎么填飽肚子而擔心了,用不著,沒有糧草還沒肉么?這些人面獸心的家伙,擄掠漢族女子作為軍糧,并把她們稱為“雙腳羊”。晚上奸淫,白天則宰殺烹食。
在他們所建立的后趙政權中,漢族幾乎到了滅族的邊緣。后來,被稱作“戰神”的民族英雄冉閔,滅掉后趙政權,解放被擄掠的漢族女子達二十萬。其中的五萬多少女無家可歸。被冉閔收留。后來冉閔被慕容鮮卑擊敗,這些少女又全部落入慕容鮮卑的手中,結果成為“軍糧”,一個冬天就吃了個干凈。鄴城外,她們的碎骨殘骸堆成了小山,孤魂野鬼,日夜凄號,其景之慘烈,讓一千多年之后的我,依然悲憤難抑,痛不欲生。
羌人嗜血成性,鮮卑人也好不到哪里。公元304年,時值“八王之亂”,幽州刺史王浚引進慕容鮮卑來對付成都王穎。這個伙計當然不會做“活雷鋒”,乘著這個機會,慕容鮮卑橫掃中原,搶劫了無數財富,還擄掠了數萬名漢族少女。
回師途中,一路逍遙一路歌,大肆奸淫,宰殺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時,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幽州刺史王浚發現后,要求慕容鮮卑學著做個紳士,文明一點,停止這些慘無人道的行為。于是,慕容鮮卑聽從勸告,停止了奸淫與食用,但是,他并沒有“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而是將這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易水為之斷流。
這樣的故事,并不曾出現在正史之中,一度,我也懷疑過它們的真實性,畢竟,人和畜生還是有些區別的。但是,想象一下日本人的暴行,我又不由得長吸了一口氣,這極有可能是真的。不是么,侵華戰爭中,那些來自彈丸之地的野蠻日本兵,刺刀挑人,挖出肝臟,做下酒菜,其行為,與五胡也遜色不到哪里。沒有最兇殘,只有更兇殘,這就是人的可怕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