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建立后不久,開始行分封制,搞宗法制,一時間顯示出非常強大的力量。那時候的天子,有巡視列國的權力,有監督諸侯權力,有廢立諸侯的權力,有滅國處死諸侯國君的權力,有任命諸侯下屬重臣權力。應該說,很長時間里的西周天子,對下面的諸侯國有著極大的統治權。
那么為何到西周末期,乃至平王東遷東周開始之后,突然各個諸侯國都不理睬周天子呢?
其實,西周天子的權力很大,只是西周剛開始一小段時間,在周昭王南征楚國失敗和周穆王征犬戎無功而返后,周天子權力便不可阻止的下滑。周貴族內部出現斗爭,各個諸侯不和,互相征伐。
事實上,分封制下的自然結局,就是必然會導致出現下面做大和以下克上現象的形成。換而言之,分封制這種結構,邏輯上講,是必然導致出現上下不一情況的,如明初期朱棣的反抗,如西漢時期七王之亂等等。
而且,周王朝建立的根基,其實并不穩固,從這個角度來看,搞分封制事實上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從一開始,這樣并不太緊密的周—諸侯聯盟就存在著裂痕,最后西周滅亡東周建立后,東周沒有任何力量,也是題中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