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政府的財政收入來看,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清政府能購買的先進武器數量有限,裝備一支幾千人的武裝還可以,如果數量達到幾萬或十幾萬就有點難度。就算能購買幾十萬支槍械,也找不到合適的老師來教。就算能找到合適的老師來教,也沒有辦法用現代理念來對各個兵種進行合理搭配。
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一位意大利海軍中將,在天津占領了一座清軍的武器庫,從里面發現了大量的先進武器,其中有很多比八國聯軍的還要先進!這甚至讓八國聯軍都詫異不止。
當時守衛北京城的主要是新式陸軍武衛三軍,其中聶士成統帥的武毅軍戰斗力還不錯,他們一共20000人,戰斗人員16000人。武毅軍的裝備:步兵裝備的主要是德國毛瑟11毫米口徑單發步槍,以及毛瑟11毫米口徑連發步槍,共計10000支;7.9毫米口徑毛瑟步槍2100支;騎兵裝備奧地利產8毫米口徑連發騎槍1400支;兩挺7.9毫米馬克沁重機槍;75毫米克虜伯大炮16門、60毫米后裝炮32門、57毫米速射炮32門,還有37毫米和87毫米的速射炮。
因此清政府的軍隊中,確實購買過先進的武器,但數量太少,根本不足以武裝一支龐大的軍隊。當在戰斗中,這支軍隊一旦消耗完了,其它軍隊的戰斗力就根本不堪一擊。
八國聯軍進北京時,基本上還是比較順利的。他們用的武器是當時全世界最先進的,射程普通比清兵的要遠。因此經常出現他們能打到清兵,而清兵打不到他們。對于一些難以攻打的據點,對于八國聯軍來說,根本就不是問題,直接上大炮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