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與廣東省相比,廣西省的情況要差一些。請注意,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于1958年,在此之前,一直是廣西省。在50、60年代,廣東和廣西地區上演了一連串的區劃,主要就是欽州、北海和防城港三個地區。那么,原本已經屬于廣西省的三個地級市,在1955年,為何又劃分給了廣東省呢?
首先我們來聊聊廣東和廣西的歷史,兩廣地區原本就是一家人。在漢朝劃分了13周以后,廣東和廣西都隸屬于交州。到了唐朝時期,又都隸屬于嶺南道。進入宋朝之后,宋朝用路取代了道。當時,廣東地區屬于廣南東路,廣西地區屬于廣南西路,廣東和廣西就是這么來的。元朝統一天下之后,建立了沿用到現在的行省制度。不過元朝的行省制度并不完善,明朝建立以后,逐步細化了行省制度,廣東和廣西在這個時候開始分家。
當時,明朝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把廣西的欽州、廉州等地分給了廣東省。這樣一來,廣西省喪失了自己的出海口,成了標準的內陸省份,經濟發展更加緩慢。在明清時期,雖然也和西方國家進行一定的貿易,可是數量都不大,而是只能通過廣東的廣州來交易。因此,在鴉片戰爭之前,除了廣州之外,其他的港口都不怎么樣。在廣東省的管理下,欽州、廉州等地的百姓基本上都是以打漁為生,沒有享受到港口通商的優惠。
在近代的歷史上,法國人占領了越南。雖然欽州等地也開始進行海外貿易,可是規模很小,這些地區的經濟始終沒有搞上去。一轉眼到了建國的初期,隨著局勢的穩定,國家開始考慮經濟建設的問題。1952年,國家進行了新一輪的區域劃分。隸屬于廣東省的欽州和廉州,被劃分給了廣西省,其實,這屬于物歸原主。就這樣,廣西省終于擁有了出海口,成為了沿海省份。這對廣西的發展影響巨大,畢竟我們要走出去。
但是這樣的情況僅僅持續了3年,到了1955年,剛剛回家的欽州和廉州,再次被劃入廣東省,一切都回到了原點。這樣的情況持續了10年,1965年,經過反復考慮之后,國家再次把欽州和廉州劃分給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目前,欽州、防城港和北海已經成為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重要通商口岸,雖然暫時無法和廣東省相比,但發展也很快。小編有一個同事就是北海人,按照他的說法,北海這幾年發展很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