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菜一口肉”糾正酸性體質。
酸性體質百病之源
36歲的張先生是一家大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各種應酬應接不暇。最近,他時常感到疲乏無力,注意力不集中,還有頭昏耳鳴和失眠的現象。到醫院就診后,醫生經檢查告訴他,之所以出現上述癥狀,是因為飲食結構不合理、營養攝入不平衡,導致酸性體質而引發的。
酸性體質:pH<7.35
▲飲食結構不合理,攝入內酸食品過多。
▲過度疲勞超時工作或經常熬夜。
▲心理負擔過重。在高度緊張和壓力下,人體會出現嚴重的酸化。當壓力得不到釋放的時候,更容易導致體質酸化。
▲缺乏體力活動。人體通過排汗,可以排除部分體內的酸性物質。但如果運動太少,很少出汗,則不利于酸性物質的排除。
▲不良嗜好。毫無節制地抽煙、飲酒,易導致體質酸化。
糾酸保健有良方
人體自身有一個自我調節機制,但體質過酸時,人體調節能力就無法調節了。當您出現疲倦乏力、腰酸腿痛、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癥狀時,就要警惕自己身體已經處于酸性環境,應及時加以調整。
1. 了解食物的屬性。有些人誤認為帶酸味兒的食品就是酸性食品。其實,食品屬于酸性還是堿性,與其本身的味道無關,而是依據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和代謝后,最終在體內生成的物質是酸性還是堿性來判斷的。因此,科學家把在體內生成酸性和堿性代謝產物的食品,分別稱為內酸食品和內堿食品,以此來區別食品本身的口味兒。
具體說來,內堿食品包括蔬菜、水果、豆類、海帶、茶及奶類等,內酸食品包括精制谷類食品、肉類、魚類、蛋類、油脂和糖類等。
2.增大成堿性食品的攝入比例。對于那些像張先生一樣經常吃大魚大肉的人來說,應該多吃一些內堿食品,使內堿食物與內酸食物的攝入保持2∶1的比例。具體來說,就是像一位營養學專家所說的那樣,做到“三口菜一口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