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說起非洲,在我的印象中,缺水,炎熱,臟,亂,貧困等不好的詞語,會自然而然出現在腦海里。
因此,對于非洲,我也沒有特別想去的沖動。
直到有一天,一個朋友在微信里問我:納米比亞有紅沙漠,要不要去看看?
我這才開始去關注。當看到那一片美妙的S形紅沙漠圖片的時候,我的內心就被種草了。于是毅然決定和朋友組隊同行,前往納米比亞一睹紅沙漠的風情。
經過近一年的籌備,出發時間終于在忙碌中漸漸臨近了。
臨出行前幾天,群里一改之前的冷清,仙女們開始嘰嘰喳喳聊起來。
“我帶好了紅色長裙”
“我也帶了紅色,還有白色,如果裝得下。我再帶黑色黃色”
“哎呀,太好了,有沒有我的碼?”
“你們有沒有帶齊資料,都檢查一下。”
“照不好就打死他”
。。。。。。
我的天啊,嚇得我只能潛水。
今天,出發前,身材本就火爆的美女nancy來了一句:你們帶泳衣了嗎?這是要我狂噴鼻血的節奏嗎?
紅沙漠中的南半球星空。在沒有污染的公園酒店,躺在椅子上,頭頂就是一片繁星在和你眨眼玩游戲。
————分割線—————
行程及注意事項:
Day 1-2:08.05-08.06:香港~南非中轉~溫得和克,宿溫得和克鄉村俱樂部酒店(Windhoek Country Club Resort),有免費wifi。強烈建議出國游的童靴,如果轉機千萬不要選擇在北京等大城市轉,誤點是常態。
Day 3:溫得和克~索蘇斯雷紅沙漠,330公里,路況非常好。一早出發,下午3點前入住沙漠公園中唯一的酒店:Sossus Dune Lodge。16.30酒店安排車前往45號沙丘看日落,還會貼心準備點心和飲料,坐在沙丘旁邊的樹旁靜心觀日落。19.30之前回到酒店晚餐,然后就是躺在茅草屋看漫天星星眨眼。
Day 4:索蘇斯雷紅沙漠休整一天。早晨起來前往45號沙丘看日出,然后繼續前往死亡谷,11點左右游玩結束回酒店。下午自由活動,可以選擇自費前往40號沙丘。如果時間緊或者沙漠房訂不到,上午死亡谷出來后就繼續趕往下一站:鯨灣,可以節約半天時間。
Day 5:紅沙漠~鯨灣港(Walvis Bay)。325公里,有部分沙石路,總體還算不錯。約5個小時到達酒店:Protea Hotel Pelican Point。這個酒店離出海碼頭很近,旁邊有家臨海酒店,環境非常好。鯨灣港主要游玩瀉湖,三明治港,出海。分2天玩比較舒適。三明治港就是看倒沙入海,海水和沙漠共存的地方,需要另外找旅游公司開四驅車進去,半天時間。另外還可以選擇乘坐直升飛機從天空看海水沖刷沙漠的景觀,一臺飛機坐5人,1200美金。
Day 6:鯨灣港~十字角(Cape Cross),180公里,入住Cape Cross Seal Reserve酒店。途中經過納米比亞最漂亮小鎮:斯瓦科普蒙德。早上9點左右開始乘雙體船出海游玩,體驗大海喂海鳥海獅的快感以及搜尋海豚的樂趣。在船上吃午飯:生蠔為主,葡萄酒和飲料任飲。下午驅車前往十字角,那里是海獅基地。
Day 7:十字角~頹廢方丹(Twyfelfontein)。350公里,大部分是沙石排骨路,很顛簸。晚上住頹廢方丹附近的酒店(Twyfelftein Country Lodge)。途中經過納米比亞最高山:布蘭德伯格山。下午4點左右到達就可以了,去參觀千年前的壁畫大約1個小時就差不多了。
Day 8:頹廢方丹~奧普沃(Opuwo)紅泥人部落。380公里,有土路,也有好路。宿奧普沃山頂小屋(Opuwo Country Lodge)。一般下午去參觀紅泥人光線比較好。
Day 9-10:奧普沃~埃托沙國家公園(Etosha National Park),550公里,路況不錯。宿公園內的酒店(Halali Camp )。 當天到了入住后修整,傍晚在酒店旁邊的水坑安靜等待不同動物在不同時間依次前來喝水。第二天坐景區的敞篷車到公園內尋找野生動物。
Day 11:埃托沙國家公園~溫得和克,500公里。路況很好,下午可以參觀一下市區。
Day 12:休整或者返回
看到有人說,有順時針和逆時針的路線。那么我告訴你,順時針才是正確打開納米比亞的方式。之所以有逆時針的路線,是因為你到的日期無法訂到紅沙漠中的房子,被迫走的逆時針。
————分割線—————
找不到合適的地圖,拼接了一個,湊合看一下大概方位吧,不至于迷路。
關于食宿:
納米比亞由于被德國殖民過,后來又被英屬的南非殖民,因此整體餐飲以西餐為主,品類豐富,對于經常出門的人來說不會有不適應。相反,你會有吃得很好的感覺。
關于網絡:
全境沒有幾個地方有好的網絡,當地1G流量的卡,7天居然還用不完。因為很多地方沒有信號或者網絡。酒店只有城市里面的免費提供wifi,景區的都需要另外付費購買流量。
關于服裝:
基本上短袖 外套可以適應大部分時間。考慮出海或者看日出,可以再帶一件厚點的外套就可以了。
關于安全:
納米比亞還是相當安全的,但是也不建議晚上獨自一人出門逛。
任何時候,都應該將錢財證件等重要物品隨身攜帶,這點非常重要。有時候你都不知道你的錢是什么時候就縮水了200刀。
關于租車:
納米比亞租的全部都是4驅車,很多還帶車頂帳篷。因此,露營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里678月屬于冬季,溫度相對來說不高。
關于簽證:
如果你乘坐的是南非航空公司的聯程飛機,那么在南非轉機就不需要出境取行李。否則,無論你是否打算過境逗留南非的城市,你都最好辦好南非的簽證。因為你可能會被要求去取行李再托運。
簽證我們是委托旅游公司辦理的,簡單快捷。
————分割線—————
啰嗦了一堆,回到本次旅行上來。
希望以下的文字和圖片,能帶領你走進那空曠絕美的地方。盡管你在這里所看到的會不及我看到的百分之一,但是那又怎么樣呢?不服氣你去啊!哈哈。。。
嗯,可以開始交納米比亞的行程作業了。
從深圳蛇口碼頭坐船到香港機場,是我們想到的最便捷方式。
相比北京轉機的五位小伙伴晚點2個小時,香港轉機的我們就幸福多了,準點起飛。
南非航空的服務就很一般了。10幾個小時只服務了兩次。然后碰到氣流振動一下,右側 的Exit指示燈居然掉了一個下來,側面說明他們的安全檢查工作不仔細。
在南非轉機,停留10個小時。我們順便就出門轉轉,到約翰內斯堡打個卡。出門等車就發現后面墻上掛的這幾個不同顏色的箱子。
干啥用的?
原本以為和國內差不多消防用的,可是人家這是垃圾箱!!!
后面還有更奇葩的事情是:廁所小便池都比較高,撒尿得踮腳。。。
這是欺負不夠高度的人:你連扔垃圾的資格都沒有!
約堡現在建設的挺不錯,高端建筑挺多。
市內白色汽車居多,街道廣告,餐廳餐牌等等,都是藍色居多。看來這里挺熱,他們靠這些來尋求心里安慰。
土的士。寫著先上車,后給錢。難道不用先說好價錢再走的嗎?不敢嘗試。
約翰內斯堡打卡的重要標志:曼德拉廣場前面的雕塑。
——開始進入納米比亞————
一切順利,我們一行8人準點到達納米比亞的首都溫得和克,當地的領隊來接機。居然是一個20座的奔馳車,是不是太奢侈了?
接機的小伙姓霍,剛介紹完,前排的安安突然興起來了句:嚯,嚯嚯,嚯!大家哄笑,然后第二天晚上小伙就感冒了,第四天就真的嚯嚯了,以至于我們中途不得不換個陪伴。溫得和克入住的是鄉村酒店,回程時候也是住的這里。恰好趕上38屆非洲發展論壇在納米比亞召開,當天總統來這里,到處都是警察,但是沒有戒嚴,我們可以隨意走動。只是總統來的時候不讓拍照。
早晨起床才有機會到周圍轉轉。這才發現這酒店后面是高爾夫球場,旁邊是賭場。豪華程度堪比五星,價格只有400人民幣不到。
——紅沙漠之旅———
第二天起來,到餐廳吃早餐,發現早餐品種豐富,特別的是居然有生蠔提供。有一位美女最愛這個了,一口氣吃了4個。吃完早餐,我們的納米比亞之旅就正式開始了。
從酒店到納米布紅沙漠的酒店,有100多公里土路,塵土飛揚,這才符合我印象中非洲的樣子。
辦理好了入住,通知我們16.30在大堂集合,轉乘酒店提供的車去45號沙丘看日落。
酒店還提供簡餐,擺放在沙丘前端的大樹底下,供觀賞等待時候享用。服務真是周到啊。
如果不住在景區里面,18.30分之前必須得出去,否則會被處罰。
住在沙漠酒店,晚上坐在室外的椅子上,仰望星空,享受時間靜止的狀態。
所謂的土路,就是這個樣子的。這種算比較好的,沒有多少顛簸。
酒店大堂和餐廳中間的走道,在下午16點左右的光線照射下,會將地面,茅草屋頂和沿折射出不同的顏色,很適合拍人像。一群人玩這個走廊玩了幾個小時。
酒店配的就是這種車,車頂可以打開以供大家拍照。
后面有個黑點的圓圈,這就是沙漠中的神奇怪圈。里面的植物只能生長40-60年,然后就寸草不生,形成原因至今成謎。
我們一行只有3人爬到了沙丘頂上看日落,余下五位在樹底下喝著可樂,吃著干糧,悠哉游哉地欣賞日落。
沙丘上去有難度,下來卻非常快。
直接從沙丘直線往下走,有一種凌波微步的感覺。你一步可以邁出去1米,然后下滑。那感覺,武打小說里才能體會到。
最后在樹下合影留念,盼望已久的沙漠之旅就結束了。
~~分割線~~
今天游死亡谷。
早上6.30就出發,繼續到45號沙丘看日出。如果住在公園外面,早上8點以后才可以進園,那樣日出就看不到了。日出日落,沙丘的兩面呈現不同的陰影狀態。
看完日出,接著前往死亡谷去看看那傳說中3000年不朽的沙漠刺槐樹。
這里早上九點左右的光影不錯,要坐景區的車進去。
早上坐在敞篷車里,那酸爽,凍成狗啊。
玩到11點左右就可以往回走了。回到酒店,下午安排修整,我沒事就一個人搭車又去了趟40號沙丘,趁沒人飛了一次無人機,可惜風太大,飛機飛不動,只能到處走走拍拍了。
清晨的沙丘,左邊是亮的。幾顆孤獨的大樹一直努力活著,就為了陪伴著沙丘。
這里的樹,都不高,樹干枯裂,要不是樹梢有葉子,你都以為它已經枯萎。
必須坐景區這種車進死亡谷,也可以徒步進去。自己的4驅車最好不要進,因為地面,不對,沙面路是需要技術的。
谷內陸面是白色的,樹木已經枯死幾千年,但是依然不腐爛。據說是依靠每天夜晚的霧氣才保持到現在的。
出來死亡谷,坐在大樹底下,抬頭發現這像樹根一樣的樹,給人們提供遮蔭的地方。
這里沒有人踩踏,因此沙紋如此清晰而細膩。我一個人在這里逗留了3個小時才依依不舍地離去,因為要吃晚飯了。
你能想到,在沙漠中的酒店,居然還有游泳池?
后來才發現,泳池是酒店的標配。
兩天的沙漠之旅,我們也開始適應納米比亞的氣候了。
第三天我們離開沙漠,前往納米比亞第二大城市,鯨灣港。
這里主要是看大西洋和沙漠交界,坐雙體船體驗大西洋上吃生蠔,喝雷司令。
到達鯨灣港已經下午了,吃過午飯入住酒店,就在瀉湖周邊轉轉,看看火烈鳥的棲息地。
早上起來發現酒店窗外的海邊全是火烈鳥,感嘆昨天下午白跑那么遠了。
有上百年歷史的燈塔,現在還在使用,給進出港灣的船只當明燈。
這是我們雙體船上負責給鵜鶘,海獅,海鷗等上船的動物喂魚的工作人員。他很熱情,還負責幫我們找海豚,幫你拍照。總之,服務熱情周到。
游客也可以自己拿魚去喂動物,只要你膽子大點就行。這個非常好玩,船上會有鵜鶘,海獅不經意就會跳上來。海豚看運氣,我們的船看到了六只。
船上提供的中餐,沒想到還挺豐盛,主要是生蠔。味道鮮美,吃完后的殼,直接扔回海里。豪爽!
太平洋上乘船吃海鮮,喝葡萄酒這么浪漫的事情,美女們必須打卡。
游船回來11點多,吃過午飯就可以坐四驅車去三明治灣看海水倒灌沙漠的奇觀了。
我們由于嚯嚯同學病倒了,也就放棄了這個游玩的景點,看下次吧,留點遺憾給下次一個理由。
晚飯就是在碼頭吃的,直接面對大西洋。霸氣!
~~~又一天了~~~
Day7:一早來到十字角景點。這里是海獅的聚集地。據說沿海岸線有100多萬只海獅了。這個基地大概有35萬只。每年政府都發證,允許屠宰多少數量的海獅以避免過量繁殖帶來其它生態問題。
半個小時左右就看完海獅基地了,我們繼續走土路,一路顛簸來到有歷史厚重感的頹廢方丹。
這是此次行程中道路最顛簸的路段。
頹廢方丹的牌子,是用廢舊汽油桶的鐵皮割出來的。從門口到壁畫的地方,需要走路進去,參觀完大約需要40分鐘。有專門的講解員帶領進去。
這里的巖石壁畫,有2000多幅。都是用來記錄狩獵,生活中的常識的。
我們圍觀一幅遠古的地圖,上面記錄了什么方位有水,什么方位有什么形狀的動物。什么樣的動物沒有危險,什么樣的動物容易捕獵,就是一本打開的教科書,記錄了整個生活區域的動物分布狀態。
站在這塊壁畫面前,我們直接穿越到了6000-2000年前的某一天:部落長者在同樣的位置,指著同樣的壁畫,告訴即將出門狩獵的年輕人:這里有水,這里有羊。。。。。。
這副壁畫最右邊畫了個海獅,說明當時這個部落的人曾經為了找水去到過南面的海灘。
部落狩獵的人,每看到一個新的動物,都會在巖壁上畫出來。
圖片中的長頸鹿,獅子,犀牛,羚羊等等,特征都很明顯。雖然相隔6000年,我們依然能夠一眼看出來,這份聰穎,不得不佩服。
左下角的獅子最有名,因為在獅腳下面畫了人手手掌,作為計數單位。
這里的酒店也是茅草屋,環境優雅。你感覺不到這是在你腦海中非洲的形象。
餐廳的水果都是任吃。要知道這里的蔬菜水果都得從南非進口啊。。。奢侈。
~~重點來了~~
Day8:今天的重頭戲:紅泥人
從頹廢方丹出來前往辛巴族紅泥人的聚集地:奧普沃。
這里和安哥拉接壤,這里的辛巴族人是從安哥拉遷移過來的,女性依然保留了500年前的生活習慣,赤身裸體,只象征性地點綴一些裝飾品。全身用山上巖石磨成的粉放在羊奶里混合后涂抹在身上,當做護膚品,起到保養皮膚和驅蚊作用。
男性隨著社會發展,已經開始慢慢走出村落,到城鎮工作。因此都穿衣服了。
這里娶媳婦就是給牛羊。
不知道什么原因,基因問題,男性在十幾歲的時候容易夭折,這個部落的女性比男性容易存活,因此男人可以娶幾個老婆。
娶一個給三頭牛。娶一個還沒壓力,多了就娶不起了。
晚上也沒什么娛樂,男人就得輪流照顧妻子。因此孩子很多。一般很多人娶不起。結婚就等于破產。
有很多家庭孩子都生了,卻因為沒湊齊彩禮的三頭牛,就只能先生活在一起,不結婚。
去部落里面參觀,她們很開心地為你展示她們的生活方式和習俗,熱情邀請你去家徒四壁的房間做客。
所謂房間,就是一個圓形的土墻屋,屋內沒有任何家具,只有席地而鋪的皮毛毯子,那就是她們的床。
男孩子一般都去放牧,女孩子就在家幫媽媽干活。沒事也沒什么娛樂的,她們就圍成一圈唱歌跳舞。一個輪胎十幾個孩子可以玩一下午,輪流從房子的這頭滾到那頭。
母親的無奈,孩子的安然入睡,就是現實。(淡姐拍攝)
剛涂完紅泥的女孩子。
孩子小的時候,無法區分男女。紅泥人就把女孩子的辮子是從后往前編,以示區別。
這是一個有夢想的女孩。她沒有和后面的小伙伴一起輪流滾輪胎,而是努力向異鄉客人展示自己記憶中的時裝模特的步伐。
觀看完紅泥人部落,我們的行程也接近尾聲了。最后就是去看動物。
~~埃托沙國家公園~~
埃托沙國家公園占地2.2萬平方公里,和紅沙漠差不多面積。
公園內有一個非常大的鹽堿地,由于太陽的折射原因,遠遠看過去像一片海洋。因此這里的地圖,上面都是用藍色來標識這塊曾經的海洋。
為了給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公園人工修建了很多飲水池,用太陽能供電給電機定時抽取地下水上來。所以游客只要守在水池附近,就能看到不同時間段不同動物排隊喝水的壯觀景象。
同樣的邏輯,獅子,豹子等攻擊性動物,也會埋伏在動物喝水的必經之路附近狩獵。
很幸運地,我們在車上看到了很難遇到的獵食回來的花豹。很不幸的是由于前面車隊人太高興,動靜大了點,花豹把獵食的跳羚放在樹上就跑了。我們都沒來得及看一眼,它就消失在眼前。我們只有看他們拍的視頻了解一下過程。
沿途的動物都有自己活動的地盤,一路尋找過去,就能看到不同的動物。以跳羚和斑馬居多。
劍羚是納米比亞的國獸,沿路也是隨處可見。
獅子就比較少點,交配中的獅子就更少見了。據開車的司機說,公母獅子每兩周才在一起一天,這一天就用來交配,大約40多次。每次交配完獅王會休息20多分鐘。因此那一天獅子基本不會挪地方。
作為辛苦坐車的獎勵,回程路上我們還碰到了一對鴕鳥求偶的全過程。
母老虎。。。開玩笑的,非洲沒有老虎,只有獅子。當然,母的
當行程結束的時候,我們還在回味紅沙漠,紅泥人,野生動物。
納米比亞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記憶了,一趟下來,我都覺得自己來了個假非洲。
為了確認自己確實來的是非洲,我們專門去了趟黑人住的地方。
最后,用他們的住所來告訴自己:你來的就是非洲!
每個鐵皮房里面住的就是一家人。經常由于沒錢交水電費而停水停電。拍到的只是很少的一點。沿途有大片大片的,我們不敢下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