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芙文史
發布時間:2021-04-22 20:05:27
在對一個人進行了解的過程中,一定要全面地對其進行認知。在《與僧正教》中就曾有這樣一番話:“信可謂心與事背,貌是情非。”可以看出,如果僅憑表面現象就對其加以評判,所得到的結果也必然有失偏頗。
在中華文化發展的進程中,佛教文化一直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雖然說佛教文化的發源地并不在中國,但當其傳入中國之后,也對我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在對西藏地區的歷史文化進行了解之后可以發現,達賴喇嘛在西藏地區有著崇高的地位,而在不同喇嘛在位期間,他們也經歷了完全不同的社會發展情況。
在西藏地區,六世達賴喇嘛的人生具有著一定的悲情色彩。在白天時,他是端坐在王座上的一位傀儡人物,然而在夜晚時,他卻化身風流公子。那么,西藏地區的六世達賴喇嘛究竟何許人也?又是怎樣的遭遇,使得他會出現如此不同的兩副面孔呢?
這位六世達賴喇嘛就是倉央嘉措。作為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雖然倉央嘉措的出身并不是很好,但在信奉佛教的人眼中,他也與佛教文化的傳承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
據悉,在五世達賴喇嘛圓寂之后,其弟子為了能夠穩定西藏的局勢,便密不發喪,而這也對當時的康熙皇帝進行了長時間的蒙蔽。在近十五年的時間之內,其弟子也一直秘密探訪著有關于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所在
在康熙皇帝平定準噶爾爾叛亂中,才得知五世達賴已死多年。當時,康熙皇帝感到十分氣憤,并要求五世達賴喇嘛的弟子迅速尋找合適的六世達賴喇嘛。就這樣,倉央嘉措因出生時間較為符合,而被選為了轉世靈童,當時,他已然有著十四歲的年紀。
在僧人的共同迎接之下,倉央嘉措剃發受戒,而在舉行過坐床典禮之后,他也正式成為了六世達賴喇嘛。當時,整個西藏的局勢都是十分動蕩的,藏王與五世達賴喇嘛的弟子桑結嘉措矛盾頻發,而在桑結嘉措被處死之后,藏王也曾向康熙皇帝報告其謀反的事件。
當時,藏王不僅對倉頡嘉措的事情進行了編排,更是表示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不守清規,是一個虛假的喇嘛。就這樣,康熙皇帝也批準了廢黜倉央嘉措的提議。而在對倉央嘉措進行押解的過程中,他也不幸染病去世,并結束了自己悲慘的一生。
按理來說,達賴喇嘛在西藏地區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但是在倉央嘉措上位之后,他卻是一個有名無權之人。當時,由于五世達賴喇嘛的弟子桑結嘉措把控著所有的權力,所以倉央嘉措也不過是桑結嘉措手下的一個傀儡。
而由于在成為達賴喇嘛之前,倉央嘉措已然有了一些世俗的欲望,所以在成為喇嘛之后,被迫遠離世俗的生活,也讓他感到十分無助。曾經,倉央嘉措也通過詩歌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于自由與愛情的渴望,但在當時的那個時代背景之下,他的種種渴望,卻未能得到應允。
在白天的過程中,倉央嘉措被要求潛心學習經文,但倉央嘉措卻始終無法專心致志地投入于佛教事業的筵席過程中。而在夜晚之時,倉央嘉措則會選擇翻出墻頭,在街頭和酒館中尋歡作樂。
就這樣,倉央嘉措成為了擁有兩個身份的人物,白天時他是高高在上的達賴喇嘛,而在夜晚時,他也成為了一位風流公子。如果事情能一直這樣下去的話,倉央嘉措必然會過得十分開心,但后來的日子里,他的這種行為卻被很多人知曉,而這也成為了桑結嘉措進一步控制倉央嘉措的最好理由。
可以看出,倉央嘉措的悲劇源既于西藏內部的政局紊亂,也同樣源自于其五世達賴喇嘛轉世神童的身份。
結語
對于倉央嘉措來說,雖然在表面上看起來,他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生活也過得十分風光,但實際上,在倉央嘉措的真實生活中,他卻只是一個任人擺布的傀儡。可以看出,每一個人的人生背后,都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而如果我們不能夠對他人的苦難進行了解,也必然不會對其實現有效的評判。
從一方面上來看,倉央嘉措并不是一個合格的達賴喇嘛,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他也能夠對自己內心的種種理想,進行有效的追求。
參考資料:《六世達賴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