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的吳先生,在3年前查出酒精性肝炎,當時醫生勸說,一定要戒酒!但吳先生的酒癮難戒,一直喝到再次入院。
這次進入醫院,經詳細檢查后,確診為肝硬化!
醫生說,“現在治療不是只靠戒酒就能恢復的,先吃些藥,控制下疼痛……”
吳先生的家人聽到這,傷心又痛恨他,“怎么就不能戒酒呢?”吳先生妻子說。
吳先生在住院期間,醫生、護士的看管,停了幾天酒,當酒癮上來后,不喝酒對吳先生來說更加痛苦,徹夜難眠。
家里人看著心疼,只好偷著拿些酒讓吳先生解解饞,但這次“解饞”卻讓吳先生的病情進一步惡化。
醫生下了病危通知,與家屬說明了情況。一次“好心”卻成了致命的一擊。
酒,是一把“雙刃劍”,適量喝酒利于血液循環,對身體有好處。但長期過量喝酒就會誘發酒精性肝炎 → 酒精性肝硬化 → 肝癌,這樣的過程。而肝硬化是酒精肝的終末階段,早期戒酒,肝硬化的病情會得到好轉。
一,大量飲酒
肝臟是人體內各種營養物質的“化學加工廠”,如糖分、脂肪、蛋白質、酒精等會在肝臟內進行分解代謝。
若酒精攝入過多,會導致酒精的中間產物乙醛滯留在肝臟內,而乙醛具有較強毒性,會損傷肝細胞。
酒精損傷肝臟,過量喝酒會加重原發性肝病,嚴重可誘發肝癌!
二,總發脾氣
脾氣差,經常生氣、發火對肝臟會有很大的損傷。中醫講“怒傷肝”,經常生氣會使肝氣上逆,出現面紅耳赤、頭疼、惡心等癥。
研究表明,生氣時,人體會分泌出一種叫做兒茶酚胺的物質,這種物質會使血糖和脂肪酸都受到影響,促使血液和肝臟內的毒素越積越多。
還有一項調查結果發現,經常生氣的人比心態平穩的人患上肝病的幾率要高出8倍之多。
三,經常熬夜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毒器官,每天晚上11-3點是肝膽排毒時間,托這個時間里沒有讓肝臟得到充分的休息,就無法讓肝臟完成排毒工作。
中醫上講“人臥則血歸于肝” 只有人處于熟睡或靜止狀態時,全身血液才會回歸于肝臟,得到凈化。
經常熬夜還會降低身體免疫力,對已感染肝炎病毒的人群,熬夜會加重病情。
一,多喝茶排毒
喝茶是排肝毒,最簡單有效的方式之一,不僅可以護肝排毒,還有很好的養生效果,每天喝一點,健康養肝!
蒲公英根紅茶 區別于傳統紅茶,按紅茶發酵工藝處理后,降低了蒲公英的寒性,具有保肝護肝作用,更適合女性飲用。
研究發現,蒲公英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解除抗菌素作用后所釋放的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從而保護肝臟,增強肝臟再生能力。
每天2-5g蒲公英根紅茶泡水喝,還有助于去火、消炎、利尿等作用。
玉蘭根茶 具有清膽利膽、降尿酸、防痛風的作用,更適合男性飲用。
研究發現,玉蘭根提取物能加速磷脂合成的膽堿存在,從而加速細胞修復速度,達到保護肝臟的作用。
另外,玉蘭根還可抑制次黃嘌呤酶、降低尿酸的生成,利尿能促進尿酸排出,從而達到降尿酸、防痛風的作用。
二,多吃青菜養肝
多吃青菜,補充礦物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特別提醒硒元素。硒被稱為重要的“護肝因子”,補硒能養肝護肝。
青菜最好的烹飪方式就是清蒸、快炒等,這樣能避免更多營養素的流失。炒菜時,最好用提前搭配好的食用油,這樣對營養補充會更加均衡,如
將油酸類油脂豐富的橄欖油、亞油酸類油脂豐富的大豆油、亞麻酸類油脂豐富的有機蘇子油按2:2:1的比例搭配,約25- 30克。
有機蘇子油是α-亞麻酸的主要來源,α-亞麻酸是細胞是細胞膜構成的主要組成部分,利于肝細胞的再生,還能提高肝細胞膜的抗病毒性,防護肝細胞免除病毒的損害。
三,少吃藥、多運動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沒病吃“藥”會增加肝臟的代謝負擔,嚴重可誘發藥物性肝損傷,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為了身體健康經常吃一些保健品。
與其吃藥不如多做運動,適量的運動能提高機體新陳代謝,促進體液循環,促進毒素排出。
最好,每周至少運動3-5次,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合理控制體重,比如慢跑、打太極拳等,適量運動能使人體氣血通暢,又可怡情養肝,達到護肝保健的目的。
四,經常拍打肝經
肝經屬肝,絡膽,與肺、胃、腎、腦有聯系。
位于大腿的正內側,也就是內褲線的位置。經常按揉敲打肝經,人容易精神飽滿、思慮清楚,對降肝火也有一定作用。
敲打法:可以手握拳頭,順著經絡方向,輕輕敲打,左右皆做。
按揉法:利用手掌手掌按摩揉捏,同樣順著經絡方向,漸漸增加力道,一日數回。
本文圖片全部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