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肝就是養命!”
肝臟,好比一個“化工廠”,參與人體營養、廢物的轉化、代謝、分解等。時間久了,肝臟內就會堆積毒素,會使肝功能受損,從而誘發肝病。
中醫認為“發之于內,出之于外,有諸內必形于諸外”,還有“肝衰先上臉”之說。所以,肝受損后,臉上會出現一些問題。
1,臉色暗淡,出現肝斑
肝受損,會使肝血不足,臉得不到足夠的滋養,就會變得黯淡無光。
久而久之,會臉部肝臟反射區出現肝斑,又稱之為“黃褐斑”。
2,粉刺增多
肝受損,會影響身體內黃體荷爾蒙的平衡,導致皮脂分泌增多,促使臉部粉刺增多。
3,鼻頭發紅
鼻頭發紅,可能是肝臟受損時,體內荷爾蒙處于紊亂狀態,導致鼻頭處于毛細血管發生了擴張。
4,眼睛發黃
肝受損,可能會使血液匯總膽紅素的含量增多,而導致眼睛發黃、臉皮膚發黃,出現深黃色尿,這時,可能是肝炎損傷了肝功能引起的。
靜脈抽血,檢查肝功能、乙肝五項、血脂等;
或 肝彩超,檢查肝臟實體是否出現異常。
1,酒
酒傷肝,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酒精進入人體后,經血液進入肝臟,約90%的酒精在肝臟內分解代謝,會加重肝臟解毒負擔。
若大量喝酒,容易使肝細胞受損,尤其是肝功不好的人,更應遠離酒精。
2,含防腐劑的食物
各種便利食品,如香腸、罐頭、方便面、瓶裝飲料等,都可能含有防腐劑和色素。
經常食用會增加肝臟的代謝和解毒負擔。
尤其是肝功能差的人,解毒能力也會比較差,反而會增加肝臟的損傷。
3,腌制類食物
腌制類食物,在制作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等,而腌制時間過長,會積累更多毒素。
吃腌制類食物,會增加肝臟解毒負擔,且,會使鹽攝入量超標,加重腎臟負擔,易引起血壓升高。
喝水時,放些護肝、排毒的小植物,有助于養肝,防肝病。
還可促進體內水分補充,提高肝臟解毒能力;促進體內毒素排出,減少肝臟解毒負擔。
1,碩參苦蕎茶:增強肝功能修復
將碩參、蒲公英根、苦蕎 三者搭配在一起,制成代茶飲,每天熱水沖泡即可。
碩參,是一種從歐洲引進的特殊食材,后被我國藥典收錄。有很好保肝護肝作用,研究發現,其提取物可加速磷脂合成的膽堿存在,從而加速細胞修復速度,達到護肝作用。
蒲公英,有很好保肝護肝作用,可拮抗內毒素對肝細胞的損傷,解除內毒素的毒性作用,還可增加肝細胞修復,從而保護肝臟。
苦蕎,含有黃酮類成分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有一定的療效。
三者搭配在一起,能增強肝功能修復。
2,金桂菊茶:養肝降火
將金銀花、桂花、菊花、蒲公英 四者搭配在一起,制成茶包,每天熱水沖泡即可。
金銀花,疏熱散邪、清解血毒,經常和菊花搭配使用。
菊花,能清肝火,又能散風熱、清熱解毒,臨床上常與蒲公英配合使用。
蒲公英,不僅可肝毒,還善清肝熱,即可清肝又可疏肝。
桂花,性質溫和,味道清香,不僅起到中和寒性之效,還可以改善口氣,促排毒。
四者搭配在一起,能快速降肝火,很好的保護肝臟健康。
3,月季桂圓茶:補肝益氣
將月季、桂圓 二者搭配在一起,制成代茶飲,每天熱水沖泡即可。
月季,性溫,入肝經,有“花中皇后”之稱,有活血調氣、消腫解毒的作用。
桂圓,性溫、平,富含葡萄糖、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還含有煙酸、維生素K,有益氣血、補肝脾、治思慮傷脾、頭昏、失眠等癥。
二者搭配在一起,有補肝益氣的作用。
一,戒:戒油膩、戒生氣
1,戒油膩
油脂和脂肪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素,但攝入過量就會增加肝臟負擔,誘發脂肪肝。
所以,飲食上,控制食用油的攝入,建議成年人每天油脂的攝入量不超過25g。
同時,多吃些新鮮蔬果,補充身體需要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為肝臟提供營養需要。
切記,烹飪過程中,要少油、少鹽、少糖,以清淡為主。
2,戒生氣
“生氣乃萬病之源。”而“肝主疏泄”,壞情緒會影響肝臟的血液供應,促使肝細胞因缺血而死亡。
學會自我調節情緒,任何事情沒有過不去的,只要想得開,就利于身體健康,不愛生病。
二,補:補充維生素A、補充維生素B族
肝臟,是多種營養素分解、代謝的場所,同樣,肝臟也需要營養素來維持其功能,適量補充些維生素、礦物質等,有利于肝功能維護。
1,補充維生素A
維生素A,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有保護肝臟,阻止和抑制肝臟中癌細胞的增生作用;還可促使正常組織功能恢復,降低化療病人的癌癥復發率。
建議,男性每天攝入量為800微克,女性為750微克,不要超過3000微克。
2,補充維生素B族
維生素B族,是一組水溶性維生素的統稱,相當于體內的“油庫”。
補充維生素B族,有助于加速物質代謝,讓其轉化為能量,給肝臟“加油”;還可促進肝功能修復,防止肝脂肪病變,預防脂肪肝;同時,還能增強肝臟對酒精的耐受性,從而保護肝臟。
建議,每天補充維生素B族,因為它在體內滯留的時間只有幾個小時。
患有肝病的人,每天的攝入量建議在10-30毫克,最高不超過30毫克。
三,動:推肝經、按中都穴
多運動,不僅利于促進血液循環,排出毒素,還能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建議,每周運動3-5次,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
秋冬運動要注意,不要太過,以平緩為主。
日常也可做這2個小動作,有助于養肝!
1,推肝經
肝經,位于大腿正內側,也就是內褲線的位置。
每天睡覺前,把雙腿彎曲打開,先從左腿開始,雙手相疊按在大腿的根部,稍用力向前推到膝蓋。
先左后右,反復推上50次就行,有暢通肝經、疏調肝氣的作用,還可使肝膽在睡眠中能充分地排毒。
2,按中都穴
中都穴,位于內踝高點直上7寸,脛骨內側面的中央。
按中都穴,有疼痛表示體內肝臟出現了炎癥,炎癥的輕重程度與穴位按壓疼痛度成正比。
日常按揉中都穴,對肝膽疾病、生殖系統疾病有一定療效,有疏肝理氣、調經止血的作用。
?本文圖片全部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