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肝臟一般有1250g,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人不能離開肝臟而活,而是要依賴肝臟重要而特殊的生理功能。
肝臟主要有解毒、代謝、分泌膽汁、造血、免疫防御這五項重要功能,一旦肝臟受損,人體的危害可想而知。
但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不良飲食的影響,肝臟也越來越容易受到侵害,在酗酒、熬夜、發怒、過食油膩等情況下,繼而導致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臨床上,通常檢查肝功能來了解肝臟是否有異常。但是,肝功能異常,我們身體也會有所提示。
三處發黃、兩處變形,提示肝功能異常,若占1個,都要抓緊養肝!
“三處發黃”:
1、眼睛變黃
當肝功能開始下降時,可能會使膽色素代謝異常,從而導致黃疸癥狀,就會導致眼睛變黃。
俗話說“肝膽相照”,如果肝臟遭到破壞,就很可能會導致膽囊的膽紅素外溢,進入血液,而眼睛是人體毛細血管最為豐富的地方之一,膽紅素經血液流到眼睛就會引起眼睛發黃。
當肝臟受損更嚴重時,還會使皮膚、尿、痰、淚液、汗液也被黃染。
2、尿液發黃
在正常情況下,尿液是呈清澈或者淡黃色的,除了上火或者喝飲料所致,如果你經常尿液發黃如茶色,就一定要警惕肝臟病變了。
因為尿中大部分都是由水組成,含有一少部分的尿色素,而肝內外的膽道如果被腫瘤、炎癥、結石堵塞,膽汁就會從尿道排出,導致尿液顏色加深;在引起尿色黃的原因還有肝臟損傷,肝炎等等。
3、舌苔發黃
正常的舌苔一般呈白色,很薄的一種狀態,如果舌苔發黃、同時伴有口干舌燥、食物不振等表現,很可能是肝火旺盛。
并且當患上乙肝、丙肝、甲肝等肝炎疾病的時候,肝臟的代謝也會受到一定影響,血液循環變得不暢,從而造成了肝臟的解毒功能減弱,導致舌苔發黃的癥狀,毒素堆積到舌苔上。
肝臟不好,“兩處”會變形:
1、大便變形
肝功能減退時,患者還會出現腹瀉和便秘交替的癥狀,很容易出現大便不成形、發黑的現象。
通常在吃飯后的一到兩個小時里,腸胃不舒服的現象特別明顯,肚子還會發出微微響聲,這時候一定要警惕是“肝源性腹瀉”了,跟膽汁分泌有一定的關系。
2、身材變形
一般來說,健康的身體,體重是恒定的,如果你突然變得消瘦,小心是肝臟病變。
和其它惡性疾病相比較,肝癌更容易導致人們出現四肢乏力的感覺,并且人們消瘦的也非常明顯,這和慢性肝炎的癥狀有一定的相似性。
是由于肝功能下降,能量的合成和代謝方面會受到一定影響,引起全身多臟器能量供應不足,發生消瘦。
肝不好,多靠養,常補“二物”,遠離“二習”,做好“三個一”,肝會越來越好!
常補“二物”:
1、補充α-亞麻酸
α-亞麻酸能夠抗炎、護肝,保護肝臟細胞,且能增強人體排毒和脂肪代謝能力,對預防脂肪肝和肝硬化有很好效果。
當人體在感染肝炎病毒時,病毒會侵襲肝細胞,而α-亞麻酸是細胞膜構成的主要組成部分,有益于肝細胞的再生,并提高了肝細胞膜的抗病毒性,防護肝細胞免除病毒的損害。
補充α-亞麻酸,每天食用5毫升蘇子油或有機亞麻籽油即可滿足人體需求。
其中,蘇子油,含α-亞麻酸可達67%左右,被譽為“陸地深海魚油”。
2、補充蛋白質
蛋白質是承擔生命的物質,人體的重量 16%~21%都來自蛋白質。
而對于肝功能下降的患者倆說,也具有很大意義。蛋白質就像肝臟的“維修工”,能起到修復肝細胞、促進肝細胞再生的作用。
平時盡量多攝入優質蛋白,如:牛奶、雞蛋、豆制品等等。
保護肝臟,遠離“二習”:
1、抽煙酗酒
俗話說:煙酒不分家,這個看似娛樂消遣的活動,卻會對肝臟造成異常損害。
酒精是導致疾病和過早死亡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一年內,即使每天僅飲用一杯酒,也會使罹患23種與酒精相關疾病的風險增加0.5%。
吸煙與喝酒的危害不相上下,吸煙會加重肝毒性,導致肝損傷。
所以, 要想保護肝臟,就一定要從戒煙戒酒開始。
2、熬夜晚睡
人臥則血則歸于肝,只有人在熟睡時,肝血才會正常流淌,肝氣才會正常生發,但是長期熬夜就容易導致肝血不足,加速肝臟老化。
并且熬夜時,也會阻礙肝臟的正常修復,對肝病的恢復非常不利,因此,日常一定要避免。
養護肝臟,做好“三個一”:
1、一杯護肝茶水
水是稀釋劑,也是排毒劑,多喝茶水有助于幫助肝臟代謝,減少毒素蓄積體內,對肝病恢復有利。喝茶時,可放些養肝護肝小植物,將其制成代茶飲,功效更佳。
蒲公英發酵茶
是將蒲公英根經發酵工藝處理得到,這種方法大大降低了蒲公英的寒性,適合長期飲用。
蒲公英,藥食兩用,歸肝經,擅于排肝毒、清肝火,有預防肝損傷的作用。
現代科學證實,蒲公英可以對抗內毒素,解除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提高肝臟解毒能力,從而保護肝臟健康。
2、一項養肝運動
適量運動,有利于氣血運行,疏肝通絡,對預防肝病,減少肝損傷很有益處。
經常久坐的人,堅持每周運動5天,每次30分鐘以上,可有效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升發肝氣。
走路,也特別適合中老年人、輕癥肝病患者,尤其是脂肪肝患者效果較好。
3、一組強肝動作
敲肝膽經
經常敲擊肝膽經,可以助肝疏泄、清肝瀉火,是日常不錯的護肝方法。
從膝關節內上方開始,敲至腹股溝;緊接著轉至膽經,敲至膝關節外上方,慢慢收回即可。
按期門穴
經常熬夜的人,如果想養肝,可以多按期門穴,疏肝泄膽。
期門穴是足厥陰肝經上的募穴,是臟腑之氣匯聚于胸腹部的特定穴位,常用來治療各類臟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