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春寒,不想遠游。聽朋友說市政廣場西側那片梅林的梅花開了,紅的、黃的、白的都有,十分艷麗。很喜歡紅梅,卻沒有近距離見過她的嬌艷妖嬈,便不懼春寒料峭,騎車去東區游覽。
啊!好大的一片。鐵鑄一樣的枝條上,有的掛滿含苞欲放的花蕾,有的綴滿了怒放的花朵,陣陣清香撲鼻而來;茂密的枝條把俏麗的花朵連成一片,簇成一團,紅的象燃燒的火焰,白的像片片雪花,黃的像晶亮的星星,掛在枝條上,顯得生機勃勃。慢步在這美麗的梅花叢中讓人感到心花怒放、神采飛揚。
今日氣溫下降,游人稀少,我站在花叢中,閉上眼睛,品味著花的清香,傾聽著花的細語,花的吟唱,陶醉在花的清香世界。
耳邊傳來青年人的笑語聲,睜開雙眼,看到一對青年伴侶正在梅花前拍照,女的穿淺綠棉衣白色毛領,站在白色的花叢中拍照,總感覺色彩不那么相稱,忍不住說你這服裝到那邊紅梅前拍照好看。兩人走到紅梅花中拍照,只聽那女的高興地說,就是好看,再來幾張。我后悔自己來的匆忙,未帶相機。
看著拍照的姑娘,那句“人面桃花相映紅”的詩句涌上心頭,古人只道“人面桃花”,可曾知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人面梅花也相當的好看。紅梅神態自若、神色不一,讓人耳目一新、心清氣爽,忘卻煩惱,忘卻勞累。
望著站在紅梅叢中拍照的姑娘,《紅梅贊》的歌詞涌上心頭:“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萬朵,香飄云天外,喚醒百花齊開放,高歌歡慶新春來。”歌劇中江姐的形象在我眼前出現。紅梅不就是革命先烈的象征嗎,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革命的勝利,梅花傲霜耐雪不懼嚴寒高歌春天的到來。
“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人們贊美梅花的品質,把梅花列入“花中四君子”、“歲寒三友”,給予很高的評價與贊譽。歷代文人給我們留下了好多關于梅花的詩篇,因為梅花最好的表現了中國人勤勞撲實的高尚品行,表現了中國人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精神。
我喜歡梅花盛開時的姿態和迷人的清香,更喜愛它不怕寒流、傲霜耐雪的頑強性格;喜愛它高潔雅淡、頑強抗爭的高尚品格。因為盛開的梅花象征著新春的到來,象征著生活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