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鹽過多是引起高血壓的一個重要的環境因素,尤其是對食鹽(氯化鈉)特別敏感的一部分人,高鹽飲食會使他們體內水鈉潴留,使血壓明顯增高;而嚴格限制食鹽攝入后,血壓會隨之下降,這種高血壓就稱為鹽敏感性高血壓。在正常人群中有15%~42%的成人可能屬于此類型,而在已確診的原發性高血壓病患者中,鹽敏感性高血壓的比例接近50%。不同種族和人群血壓的鹽敏感性有明顯差異,并且隨年齡增長血壓的鹽敏感性增加。
在日常生活中,鹽敏感性高血壓患者可以從食物中補充三種神奇的元素,有利于穩定甚至降低血壓。
鉀
補鉀可以防治高血壓。我們身體的細胞內液含有鉀,細胞外液含有鈉,兩種元素互相平衡,維持體內細胞的正常運轉,并且調節血壓。當體內的鈉多了,鉀離子就會出現,把鈉離子擠走,使鈉離子通過尿液排出體外。水跟著鈉走,所以補鉀排鈉就等于把水排走了,血壓就降下來。
正常人要排鹽降壓,每天最好攝入3.5克的鉀,而高血壓患者就得攝入4.7克的鉀。干冬菇、干銀耳、干辣椒這三種干菜每100克的含鉀量查過1000毫克,遠遠超過其他食物的含鉀量。這三種食物在新鮮的時候含鉀量就很高,做成干菜后,比以前更加濃縮了,但鉀的含量卻一點也沒減少和破壞,特別是干銀耳。
鎂
堅果中含有第二個降血壓的元素:鎂。其中榛子含鎂最高,每100克榛子含鎂502毫克。每100克西瓜籽含鎂448毫克,每100克葵花籽含鎂267毫克,每100克花生含鎂171毫克。我們每天需要的鎂攝入量相當于100克榛子,或者100克西瓜籽。若是葵花籽,就得吃200克。有研究表明,每天補充鎂元素370毫克以上,可以降低收縮壓3~4mmHg,降低舒張壓2~3mmHg,并且隨著補鎂劑量的增加,降壓效果更明顯。
鈣
近年來有科研人員發現,人體缺鈣也會引發高血壓。牛奶、酸奶、奶酪、薺菜、菠菜、西藍花、蝦皮等都富含鈣質。牛奶里面含有幫助鈣吸收的維生素D,喝完去曬20~30分鐘的太陽,就能保證鈣質的充分吸收。蝦皮也是含鈣大戶,100克蝦皮含鈣991毫克。但它們都沒有奶酪的補鈣效果好。100克奶酪的含鈣量779毫克,是牛奶的6倍,酸奶的5倍,雖略低于蝦皮,但其吸收效果要比蝦皮好。蝦皮中鈣的吸收率是30%,奶酪為40%。
黑芝麻的鈣含量也很高,100克中含鈣780毫克。芝麻有一個黃金搭檔:山藥。芝麻和山藥一起搭配吃,補鈣的效果會更好。
文章來源于隨糖平臺,更多健康資訊可下載隨糖App,或關注隨糖微信公眾號(suitang-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