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平時是否有這些癥狀呢?身體倦怠乏力、氣短懶言、聲音低沉、頭暈心悸,面色萎黃、食欲不振...如果你經常出現這些癥狀,說明很可能是氣虛了。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每個臟腑的氣虛都會有相應不同的癥狀,比如肺氣虧虛,表現為氣短、自汗、呼吸淺短、容易感冒等;脾氣虧虛,容易食欲不振、腹部脹滿、大便稀溏、面色萎黃等;腎氣虧虛,容易出現腰酸腿軟、小便頻多、性功能下降、陽痿早泄等癥狀。
久病體弱,年老臟腑功能衰退,以及先天不足,后天耗損,飲食不節,脾胃虛弱等導致氣的生化不足,都可能引起氣虛;此外,勞則氣耗,有時候工作太過疲勞緊張,容易出現煩躁焦慮、心煩、失眠癥狀,這是因為心神渙散,不能內守所致。
調治鼻炎 補氣是關鍵
肺氣不足是很多有鼻炎的朋友都存在的問題,所謂“勞者溫之,損者益之”,我們治療氣虛一般會采用溫中補虛、補養氣血、調和營衛等方法,使脾胃中焦健運,氣血生化有源。
來自山東煙臺的孫女士,鼻炎反復7年有余,常年鼻塞流涕,嗅覺減退,平時易感冒。
我們發現她鼻塞流濁涕,右側明顯;舌質黯淡,有瘀點,舌體胖,邊有齒痕,舌苔白厚膩,脈沉細澀。據她反映,她還伴有耳鳴重聽,倦怠乏力,平時嗜食肥甘油膩之品。
她的癥狀屬于典型的肺脾氣虛,濕瘀互結,鼻竅不利。治療當標本兼顧,我們以補脾益肺固表與燥濕化瘀、宣肺通竅法并投,為她開了鼻炎方,以黃芪、炒白術、防風益氣固表,以培其本;炒蒼耳子、辛夷花、石菖蒲宣肺、醒脾通竅;當歸、白芍、川芎、茯苓、炒白術、炒蒼術等化瘀通絡、祛濁利水;炙甘草健脾和中。諸藥合用,標本兼治,肺脾之氣得復,濕化瘀散,鼻竅暢而諸癥愈。
經過不到一個月的調理后,她的鼻塞、流涕等癥狀逐漸好轉,舌質略黯淡,舌體正常,舌苔薄白略膩,脈沉細。又經過后期的療效鞏固,鼻炎癥狀均消失,至今未復發。
現在到了夏天,很多朋友容易出現汗流浹背的情況,這不僅僅是因為天氣熱,從中醫的角度上說,這和氣虛也有很大的關聯。人體的氣能夠固攝津液,汗液也是一種津液,氣機充足的時候,汗液就能夠被固攝到機體里面,而天氣熱,很容易傷津耗氣,當氣機不充足的時候,汗液就會大量的外出。
針對這種夏天導致的氣虛,出現的汗出不止,可以選擇補氣斂汗的治療方法,一方面將因為夏天導致的氣虛補回來,另一方面固攝著汗液,防止大量出汗有傷身體。
推薦一個小方子,人參5克,麥冬9克,五味子6克,煮成藥湯之后,不要按照頓服,渴了的時候,就喝上一口,一般喝上3天左右,流汗不止的情況就能緩解了。平時飲食,山藥和芡實可以多吃點,這些都是有利于補氣的。
另外,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上講,動則氣耗,過量的運動會加重氣虛的癥狀,所以運動也是要量力而行,不能過于追求運動的量,而忽略了身體健康。
如果你也有肺氣不足,鼻炎反復發作的癥狀或者想咨詢其他的中醫養生問題,歡迎隨時在微信或者公眾號對話框聯系我們,免費獲取最適合自己的調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