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léi);或載或隳(huī)。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概述:
老子的道德經,主要是針對君主、精英來寫。這些人的特點是野心勃勃,動不動就要稱霸天下。老子對這種想法、做法持否定態度。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想要奪取天下、有所作為,我認為這是難以成功的。
天下是神器,不可以輕舉妄動。
亂動的結果就是失敗,妄圖據為己有的結果就是失去。
這里有個關鍵意思是敬畏。對于我們把控不了的東西,要敬畏,不要胡折騰。
神的意思,是超自然的東西,是我們認識不到的規律、現象等。
古人認識水平低,把無法理解的現象簡單歸結為神意。
我們現在科學水平高了,但是還有許多自然之謎沒有解開,還是需要敬畏。
從我們個人的角度,更需要敬畏了。我們個人的認知水平總是有限的。
歷史學習,怎么才能不泛泛而讀看熱鬧?
我們以前介紹過一個思考方法,性格與命運。
今天再講一個:人算與天算;顯性因素vs隱性因素。
天算,是隱性的、不可知、不可測、難以預料的因素。
人算,是顯性的、可預測的因素。
王熙鳳機關算計太聰明,這是人算。
但皇帝換了,家族衰敗,這是天算。天有不測風云。
西安的城隍廟,上面掛著一個大大的算盤,算盤上寫著“人算不如天算”。
老子說的天下神器的這個神,就屬于天算的部分,是人算難以企及的。
我們再看一些歷史方面的例子:
諸葛亮在上方谷用大火困住司馬懿,但突如其來的天降大雨,讓司馬懿死里逃生。赤壁之戰中,曹操覺得風向不利于火攻,所以接受了連環計。沒有料到風向突變。
拿破侖遠征俄國的事情更加典型,這里多說幾句。
一般大的戰役在秋天。秋天是收獲了季節。這樣容易得到補給。
但拿破侖沒料到俄國的秋天極為短暫,很快進入嚴冬。
俄國冬天很冷,加上氣溫突降為零下40度。這是拿破侖始料不及的。
法軍的扣子是錫做的,錫在零下40度變成粉末。
這讓法軍的戰斗力大減。
加上其他各種因素,最終導致法軍大敗。
拿破侖就是典型的對于天下神器敬畏不夠,從而導致大敗。
這正好應了老子這段話: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léi);或載或隳(huī)。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天下的事物是多種多樣的。
或行或隨(有的在前,有的在后);
或噓或吹(有的吹暖風,有的吹冷風);
或強或羸(有的強,有的弱);
或載或隳(有的穩如泰山,有的搖搖欲墜)。
這段的言外之意,是講靠我們有限的認識能力,
是難以把握這種無限的多樣性的。
所以,圣人去甚(過分),去奢(也是過分的意思),去泰(還是過分的意思)。
總之,這章的意思就是囑咐人們做事情要有所敬畏,
要能認識到自己的有限性,要謹慎而不恣意妄為。
蕭愚 2017-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