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父母必讀:中國家長教育孩子最常犯的錯

父母必讀:中國家長教育孩子最常犯的錯

(2010-12-03 09:18:44)

這篇博客長了些,但這篇博客值得細看,它可以小火慢燉地療傷和解決好家庭子女教育的一些難點問題,啟發父母們如何開發孩子的智商和學習能力,避免用學習來摧殘孩子,也避免自己淪為可憐而勞累的陪學、督學奴隸。

 

常言道,可憐天下父母心,意思是說在艱苦的條件下父母們養孩子有多么不容易,可做出一切豁得出去的事。

可如今,我覺得這話應該改一改,因為在當今物質生活條件已不太困難的條件下,我看到的是更多的父母們在將他們的“愛心”和“金錢”化成了種種不聰明的行動,去摧殘和打壓孩子的進取心,因此毫不夸張地說,今天的有些父母們,是 —— 可惜天下父母傻。

我今天就用最常見、最典型、最極端、也是家長最容易犯錯的樂器學習為例來講述超常學習能力的開發方法,及如何避免用學習來摧殘孩子。

首先我必須聲明,我個人對鋼琴、提琴、電子琴等很多樂器的喜愛可以說達到了酷愛的程度,盡管我是教英語的老師,盡管我不會親自演奏這些樂器,但我自認為是英語老師中去音樂書店最多的人,一方面是因為我自己的孩子曾學音樂,我做為旁觀家長大開眼界,另一方面是因為我用英語和別人交換,結交了很多音樂界的高人,并在他們的指點下深度飽覽了音樂世界的震撼和美麗。因此別指責我對音樂是外行。

那我怎么還說很多父母在用樂器學習折磨孩子呢?

這要從我英語學習方法之外的另一個研究“心理生命圖譜”說起。為在博客里把事情說得簡單,我用舉例的方式講一個道理。

 

請問,人用什么品嘗食物的味道?

回答:舌頭。

不錯,但如果把你拉到一個黑屋子里面,用黑布蒙上你的眼睛,并讓你張開嘴,然后將各種各樣的食物塞進你的嘴里,但不告訴你是什么食物,會是什么感覺?

試試吧,一試你就知道了,你會全無感覺。即使是小孩們平時最愛吃的麥當勞、肯德基之類的食物,如果在他看不見的前提下塞進他的嘴里,并且不告訴他是什么,他也會馬上十分不適地吐出來。

蒙上眼睛吃東西你才會恍然大悟地發現,人,原來是靠“眼睛”來吃東西的。難怪人們要用“色、香、味俱全”來評價一道美味,這“色”,即“看和知道”,是排在第一位的,沒有了看見和知道,甚至吃大多數東西都會感到惡心和危險,這就是人的本能。面對著同樣的一桌的美味,睜開眼睛看著吃和閉著眼睛讓別人喂著吃,前者幸福無比,后者艱苦難忍,戰戰兢兢。

 

 

面對著一個從來沒吃過的食物時,我們的第一感覺也是緊張和陌生,要仔細地盯著那個食物看個究竟,并且要聽身邊十分可靠的人給我們介紹那是什么,怎么樣地好吃,我們才會小心翼翼地把它放進嘴里慢慢地品嘗,并等到嘗出美味時才敢放心地大口吃。

 

以上現象就是心理生命圖譜中的一個重要觀點:覺察與感受,是建立理解和接納的鋪墊和前提。

 

它的意思是說,人類在理解和接納一種事物時,必須首先對它有足夠的“知曉”和“感受”。知道、體驗、并喜歡,產生了喜愛的感覺和鋪墊,再去自發地投入精力去尋找和獲得,才是學習的最佳開始,才會有快樂學習和幸福學習的過程,才會有“無須揚鞭自奮蹄”的后續努力。

人們常說龍生龍,風生風,老鼠的孩子會打洞,將門出虎子等等……  為什么?就因為龍的家庭里有足夠的條件和機會讓孩子深度發現龍的幸福和快樂,老鼠的家庭里有足夠的條件和機會讓孩子深度體驗到會打洞者的成就感……

很多家長說,“看我們的孩子,天生就喜歡槍。”、“看我們的孩子,天生就喜歡娃娃。” 其實,不是什么天生,一定是家長無意中為孩子創造了接觸“槍和娃娃”的機會,并讓孩子們覺察到了觸摸它們的幸福和快樂,孩子們才不知不覺地喜歡了起來。

 

請看心理生命圖譜中關于智商開發的一個“全程”觀點,這是人類學習一個事物或一項技能的最佳路徑和過程,而這其中的每個步驟能力,又都是開發智商的關鍵能力。

覺察、感受、選擇、注意、攝入、理解、記憶、貫通、表達……

請注意,覺察與感受,排在第一位置,它好比是1,后面的一切好比是0,有了它,后面的一切都有了,沒有了它,后面的一切全無,這是人學習一切事物的通理。人類學習一切事物的過程,都會不自覺地走過上述過程,或在上述過程中反復徘徊、跳躍、猶豫、互激與互補。會學習的人,或會指導孩子學習的家長,要把指導孩子學習的重點放在覺察和感受上,從而讓孩子自發地、強大地、并其樂無窮地執行后面的步驟。而愚蠢的家長,則一般忽視孩子的覺察與感受建設,造成孩子學習沒有原發樂趣和動力,只好拖著孩子、逼著孩子、打罵著孩子進行后面的艱難學習過程,結果自己也淪為“陪學奴隸”。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我們自己又不是音樂家、畫家……  不懂得那么多藝術,怎能幫孩子覺察和感受到藝術的美好和幸福?

 

這你就大錯特錯了,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它的一切藝術形式都是為普通大眾所感受和服務的,凡最美好的藝術作品,一定是普通大眾就能聽得懂、看得明白、看得感動的,因此“覺察與感受”能力,是每個人都天生存在的潛在心理能力,關鍵看是否被重視、承認、歡迎、開發、啟發、和釋放出來。剛剛故去的著名畫家吳冠中說過一句感人肺腑的真摯的話,“文盲不等于美盲”,他在農村畫畫時住在老鄉家里,畫出的畫首先給不識字的大娘看,當大娘說“美”時,他才認為這畫是美的。當大娘觀畫不語時,他知道這畫畫得不美了,毫不猶豫地將畫毀掉。大畫家都是這么重視和看待普通人心目中美的感受力的,那么當今大多數上過大學的高知父母們,你們對美的鑒賞力難道趕不上不識字的農村老大娘?

 

亦或許,大家真的有可能趕不上。

因為生活在都市里的父母們,整天被嘈嘈雜雜的浮躁環境干擾著,被各種各樣的物欲利欲引誘著,左右著,有可能還真就逐步喪失了農村老大娘都具有的那種純樸的美的覺察力感和感受力。并且當今的年輕的父母們,有可能自己就是在被打壓和強逼的家教中度過了自己苦澀童年的,自己就沒被父母賦予過覺察和感受的權力,自己就不善覺察和感受,還何談帶著孩子去覺察感受?

因此做了父母的家長們,我們自己首先就要覺醒一下,我們自己的覺察和感受能力,是否覺醒過?我們要求孩子去學習的各種東西,一般都是這個世界上偉大文明的產物,我們對這些已漸普通的偉大產物(比如鋼琴、數學),除了一般的膚淺的喜歡和不反感以外,有深度覺察和感受能力嗎?

 

人類學習一樣東西的最大動力不是來自于外部的逼迫,而是來自于內心對這樣美好事物的深刻覺察和感受。如果孩子從內心里覺察到了一個事物的美好和從事它的幸福感,無須打罵和逼迫,他就會發狂地喜愛上那個事物,并自發投入精力去體驗和學習它,很快就會成為此方面高手。而如果一個孩子對一件事物沒有覺察和感覺的過程,沒有充分體會美好與幸福感的鋪墊,就開始去學習,則無異于蒙上他的眼睛讓他吃怪味食品,是一種恐怖和折磨。

 

學鋼琴等樂器,就是一例。

以下便是家長們忽視“覺察和感受”后折磨孩子去學鋼琴、并自己淪為陪學奴隸的奇怪動機。

“人家孩子都學這學那的了,咱孩子可不能落后,得,明天就給他報一鋼琴班,說什么也不能讓咱孩子拉下。”

“哎,不學點什么可不行,現在小升初好多學校都要特長生,會個鋼琴什么的可以加分,能上個好初中。”

 “嗨,讓孩子學鋼琴不是為了將來干這個,就為了什么都學點,長長見識,多一樣愛好,將來多一樣生活樂趣。”

“我從小就喜歡鋼琴,一直沒條件學,這回好了,咱自己也能買起鋼琴了,那還猶豫啥,一定要讓孩子學鋼琴,再不能受我小時候那個罪。”

“讓孩子學鋼琴,就為了開發智力,聽說學鋼琴對記憶力有好處,那么密密麻麻的譜子都記下來了,將來記數學公式還能差了?”

“女孩學鋼琴,顯得優雅,將來對孩子性格有好處。”

“學鋼琴好啊,將來彈好了像朗朗,演一場倍兒賺錢!”

……

以上奇談怪論你是否常聽到,你是否就是說這種話的家長之一?別小看了這一個個普通的觀點和話語,它們卻是把家長和孩子拖上雙向折磨之路的巨大力量。

 

下面我談談學習樂器中覺察和感受的重要性及其難度。

鋼琴、提琴、電子琴等樂器,與其他藝術形式的最大區別是具有兩極化的“通俗性”和“抽象性”。說它通俗,指任何一個沒有文化的人聽到不差的樂器演奏都會直觀地感到好玩和有意思,而說它抽象是指音樂是一切藝術形式中最難懂的抽象形式。

常言道文學、美術、音樂,是一切藝術形式的三大基礎。其中文學與繪畫,具有明顯的直觀性,觀賞者和閱讀者可很容易覺察和感受到文學作品和繪畫作品的中的美,因此即使你冒然地愛好起了文學和繪畫,也不至于走偏得太多。而音樂則就不同了,音樂在三大藝術形式里是最抽象的一種,就比如鋼琴,它用完全抽象的81個黑白鍵來投射和模擬人內心世界中的潛意識活動和情緒流動,把人的一切生命感受描寫成聲音的高低、輕重、快慢、音色變化,并用細膩的聲音組合來闡述和刻畫人的心理形態和精神信念……   可以說,音樂是一切藝術原理的模型和運算,就好像數學是一切科學原理的模型和運算一樣。如果說數學是一切自然科學之基礎,那么音樂,就是一切藝術學科之基礎。一個不懂得數學的人,是一個最終無法懂得科學的人,一個不懂得音樂的人,也是一個最終無法徹底懂得藝術的人。

人類對數學一般都有神秘的敬畏感。而人類對音樂,就不那么敬畏可怕了,你很難找到一個人說他不喜歡音樂,哪怕他僅是聽著舞曲跳了個舞,他也可以被認為是一個音樂愛好者,但絕大部分人對音樂的喜愛,僅是“浮皮兒”的直觀感受,而不是深刻的理解和感受,這就好像菜市場里賣菜的小販一樣,你不能因為他賣菜算賬快,就說他也喜愛數學。

普通大眾不敢輕易地去征服數學,但卻敢輕易地去征服音樂,并敢于很容易地拉著孩子踏上音樂學習之路,并且一錯到底不回頭。錯的不是你選擇了音樂,而在你沒有做好充分的覺察和感受后就進行了匆忙的開始。

 

目前中國市場化的鋼琴等樂器培訓班里最大的缺陷是講彈琴技術的人不少,而注重講音樂覺察與感受的人難找。西方的音樂和樂器,除少數浮皮兒的大眾都能聽懂的“世界名曲”外,其實大部分對中國人還很陌生,甚至很多會彈奏樂器的人也只是照譜彈奏,對其內核和精神所知不多。還有一個外力,也是造成樂器學習摧殘孩子的重要原因,就是某些音樂權威機構推出的音樂級別考試體系統領和獨霸了藝術學習領域,如把樂器學習分成10個級別來學來考級,這種匪夷所思的音樂分級將音樂的靈性抹殺殆盡,將美好的音樂世界完全誤導成一種陰森可怕的復雜機器操作,使老師按級別教,孩子按級別學,家長按級別驗收,各個學校按級別錄取特長生……  這一條陰森可怕的流水線使人們難以靜下心來覺察和感受音樂本身,使可憐的孩子們淪為音樂練習的童工。

覺察與感受,特別是深度覺察與感受,是在學音樂的孩子們的世界里難以找到的一個詞匯,缺少了這個重要的環節,摧殘與折磨的悲劇,從此就開始了。

 

舉一實例。

在我的英語面授培訓班里有這樣一對母女,媽媽是某企業員工,女孩上初二,她們來自東北的一個小城市,是專程來北京學習英語的,住在附近的賓館里。

幾天下來后我開始發現問題,我發現這女孩的英語學習勁頭十分不足,少言寡語,并且她好像十分不聽媽媽的安排,女孩的眼里和母親的眼里似乎都含著點眼淚的痕跡,并且她們之間的話語不多,似乎還存在著嚴重的抵觸和矛盾。并且我發現這位媽媽對女孩已沒有任何管束能力,女孩對她的一切話語最后都軟頂掉了,甚至我偶爾還能看到女孩對媽媽敵視的眼光。

終于有一天,這對母女的矛盾爆發了,她們在我的教室現場就大吵大鬧起來。她們吵得內容我已經記不得了,只聽見這女孩大叫著喊了一聲,“我現在最不想見到你!”。

 

一句話,驚得所有在場人員都驚呆了。

我知道,這時候我必須出面干預了。

我立刻指示一位女教師沖上前去抱住這個大喊之后激動得渾身發抖的女孩,并和另一位教師飛快攔住悲痛欲絕、舉起雙手撲向孩子、似乎要與孩子拼命的母親……

好多人過了好一陣才將這位激動的媽媽按捺住了,再看這位媽媽已經哭得泣不成聲。

為了不影響他人繼續上課,我將這位媽媽叫到旁邊的一個屋子里,安靜了少許,對她說,“我看得出你帶孩子十分不易,有什么困惑和難處,請對我說吧,或許我能幫幫你!”

話音未落,這位媽媽掏出紙巾什么也不說地擦起斷線珍珠般的眼淚來。我看她傷心得說不成話,就去拿了個毛巾過來,遞給她說,“你繼續哭會吧。”

媽媽沒接過毛巾,反而不哭了,抬起頭來堅強地說,“我算想通了,以后她愿意干啥就干啥,死活我都不管了!”

“真的嗎?” 為了換一種氣氛,我半開玩笑地輕松地說,“我看你夠嗆能做到,你這不還帶著她來北京學英語呢嗎,怎么說就不管了,再說我看這孩子還沒有壞到底,她那么恨你,還跟你來北京學英語,就說明她還是聽你安排的,還是說一說你們之間的問題吧!”

我和這位媽媽的心理對話就這么開始了。

深聊過之后,我基本診斷出來,她們之間的一切敵視積累,不是源自離異家庭,不是源自父母婚變,不是源自小孩早戀,而主要源自這位媽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常忽略的是協助孩子首先對要學習的東西進行足夠的覺察和感受,她讓孩子學習的東西全是她自己來完成覺察和感受的,全是她根據個人的生活感受和意愿來選擇的,而到了孩子那,就剩下照命令執行了,幾乎沒有覺察和感受的成分。況且這位媽媽自己的覺察和感受能力也很膚淺,她沒有辦法,也不知道應該從覺察和感受入手,來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最典型的是,這位媽媽在沒有覺察和感受的鋪墊下逼著孩子學了六年的鋼琴!

 

意識到女孩才是最大的受害者,我對這位媽媽說,“擦干眼淚,跟我來一下!”

我領著媽媽走到了教室里,走到了12歲的小女孩身邊,我一邊用手輕拍著她的小腦袋(這會給她很大的安全感),一邊溫和地對她說,“小家伙,別害怕,我剛才跟你媽一談話,發現了一個大秘密,你會彈鋼琴!來來來,跟我來,到這屋來!”

我領著媽媽和女孩走進了我的單獨輔導間,掀開桌上的一塊遮布,露出了一架中高檔的數碼鋼琴,女孩看到了鋼琴后眼睛一亮(雖然她骨子里極討厭鋼琴,但這總比學英語要好玩多了)。

女孩怯生生地問我,“曲老師,你會彈琴嗎?”

“我不會,這屋里你彈的最好,咱們大家學英語都累了,你彈個曲子聽聽吧”,說話間,屋外又擠進來幾個好奇的孩子和大人。

 

這女孩剛大叫過,正等著受懲罰,我突然讓她彈起琴來,她反而不知所措了,當她確認我的目光是真誠的、歡迎的、友好的之后,她坐在琴前不是很興奮地彈了起來。

說實話,女孩彈得并不盡興,甚至還有斷續,但我還是用眼神示意圍觀的人們給了她熱烈的掌聲。

彈完琴后,我讓其他人出去,只留下了這對母女,安靜了好一會兒,我問女孩說,“孩子,我問你一個問題,你要好好地回答,記住,一定要說真話!我的問題是…… 如果讓你選一個你生活中最最不想做的事,是什么?一定要說真話!”

女孩安靜了,屋子里也是一番沉靜。

 

過了好一陣,我又帶有啟發性地對女孩說,“我看得出,你和媽媽之間既有很大的感情,又有很大的敵對,而且我發現這種敵對給你帶來了很大的不安和不舒服,誰不想和自己的媽媽搞好關系啊,你這么小,才12歲,就和媽媽搞得這么僵,多難受啊,如果讓你提一個真誠的希望,能改變你和媽媽之間的關系,你會說什么呢? 你放開了說說看,你媽媽她聽著呢,她不會生氣的,也不會打你罵你的,她大概還沒這么認真地聽你講過你的感受呢。”我說這話時,同時也看了媽媽一眼,媽媽含著眼淚點著頭,說明她知道今后應該多這么做——靜靜地聽聽女兒的聲音!

 

終于,女孩開口了,她看著我,又看著她媽媽,表情極其復雜地說,“其實……也沒什么……就是……別老逼著我這做那,別老逼著我學習……寫作業……學英語……還有……彈鋼琴!” 女孩的話語,膽怯又真誠。

還沒等女孩將話講完,媽媽就急著開口了“孩子啊,我這么做還不都是為了你好……你想想,我要是不督促你……”。

我連忙打斷媽媽的話,“這位媽媽,你看見了沒有,你有幾個很大的問題,一是脾氣急躁,說話速度快,二是不給孩子講話的權利,不聽聽孩子的感受,其實孩子的感受才是你養育孩子的最重要信息,孩子好不容易說話了你還打斷,沒準你從來沒認真聽孩子說過話,說說她的心聲。”

我又接著說“就說這彈鋼琴吧,你們想聽聽我的意見嗎,你別看我不會彈琴,我對這可并不外行!”

 

曲老師,請您說!”,這位媽媽顯然對鋼琴的事情很敏感,聽說我要談學鋼琴的事,立刻就安靜了許多,或許,她自己也意識到六年來含辛茹苦風雨交加地拉孩子學鋼琴似乎出了什么問題,但問題出在哪里,自己又不十分清楚,十分期待有人指點。

我見時機很成熟了,就單刀直入地反問她,“請你說說,你女兒彈鋼琴最大的缺點是什么?”我說這話顯然不回避12歲的孩子,因為我發現女孩的眼睛也在認真地盯著我,她也十分關注我對她六年學鋼琴經歷的評價。

 

“……是……不熟練……? 因為她每天不認真練,她要是認真練……”媽媽猶豫著,帶有猜測口吻地回答我。

“不!”我斬釘截鐵地、一點也不怕刺傷她們母女倆自尊心地說,“是不好聽!”

我繼續說,“你知道為什么不好聽嗎?是因為從她的琴聲中我聽出來了,她壓根就沒懂得音樂是怎么回事,就是在那里像童工干活一樣地操作鋼琴鍵盤!而且操作了六年,身心很疲憊,這些全可以聽出來。非常可惜的是,你們所走過的六年的練鋼琴之路,是一條不明不白的,也不講求明白的、拿來譜子就練的、沒有充分覺察與感受的路,它致使你們學鋼琴的六年歷程,基本是艱苦折磨的歷程,而不是通往快樂與幸福的歷程,因此越學越糊涂,越學越壓抑,越學孩子的笑聲越少,母女的矛盾越多,孩子的壓抑和消極越大,直至現在,母女關系幾近崩潰。我想問一個問題,孩子學鋼琴六年來所獲得的快樂有多少,能不能數一數給我聽?”

媽媽趕緊說:“她們學校開新年聯歡會她彈了個曲子,大家都鼓掌歡迎!我還錄了像”

我也趕緊說:“難道就靠這一年一度的聯歡會上小同學的幾次掌聲鼓勵孩子每年365天去練自己又不懂又復雜的鋼琴?我再問問你,你當初為什么決定讓孩子學鋼琴,最初的動機是什么?”

 

 

一句話,倒把這位媽媽問住了,半天答不上來,很顯然,女孩這時候也答不上來,因為她的學鋼琴之路從一開始就是她媽媽給選擇的,她腦子里當然一片空白。

 

想了好久媽媽才慢慢吞吞地說,“一開始……其實也沒什么大理由,就是看人家都在學,自己也就報了名……而且會音樂將來小升初容易點……一開始報的是電子琴班,學了兩年……每個禮拜都背著大個電子琴去少年宮學,兩年堅持下來得很不容易,就因為覺得不容易,所以就覺得不應該放棄…… 應該繼續…… 后來又報了鋼琴班…… 再之后想,花了這么多錢,要是放棄太可惜,就堅持下去吧,再學學就到九級了,考個證啥的……將來上大學也會有用……”

 

“你呀……”,我語重心長地說,“說了這么多,沒有一個說到正點上的理由,并且就憑著這些奇怪的理由,你們母女受了六年的罪!”

 我接著說,“讓孩子首先‘覺察和感受’,是學習一切事物的重要起點,你帶著孩子學了這么多東西,均是你列好了單子讓孩子照單執行,孩子就是你的童工!”

“那您的意思是說,我們現在放棄不學鋼琴了?”

“不,鋼琴是樂器之王,是人類音樂文明的輝煌產物,這么偉大的東西落到孩子手里了,憑什么要放棄?”

我轉頭又對孩子說,“孩子,咱不怕,過去的幾年你走了彎路,沒人對你說明白鋼琴有多么可愛和美好,讓你在不明不白中受委屈了,我幫你在北京找個好老師,給你好好地上幾課,讓你心平氣靜地好好從頭開始覺察和感受一下鋼琴這東西的美好,讓你從心里真正喜歡上它、認識它,再不覺得它復雜可怕,并且它是你相處了六年的好朋友,還不好?”

孩子半信半疑地點了頭。

我又對她說,“你知道嗎,老師家有個女兒,比你大幾歲,13歲那年才摸鋼琴,但由于在此之前我對她的音樂覺察和感受啟發得好,使她深深地懂得并酷愛音樂,結果只彈了一年鋼琴,就一下子彈到了很專業的水平,并且還創作了好多鋼琴曲,你信不信?更重要的是,從來就沒人逼著她彈琴,全是放學后自己見了鋼琴后就玩得不下來,連飯都忘了吃。鋼琴這東西好玩吧!”

“真的嗎?”小女孩被我說的眼睛終于發亮了。

 

 “是真的!” 我轉念又說,“好,咱們現在不說鋼琴了,該說說英語了,都是鋼琴惹的禍,讓你對我的英語課都沒興趣了,我現在就好好給你講講英語課,咱們就從英語的美麗和魅力講起,表面上看英語是神秘的26個字母排列,要死背死記,把人嚇死,而其實呢,每個單詞是一組發音符號,它們聯合起來讓人的嘴里發出一種順口、舒服、優美的聲音,并且這種聲音還暢行世界,環形全球,像翅膀一樣帶著你的心靈和精神環游世界,使你在網上就能環游世界,而且還能幫你掙錢和發現機會,或到外國去上大學,生活,特別實用……”

就這樣,女孩和媽媽的學英語行動,也是從覺察與感受開始,重新開始了。

增加孩子對美好事物的覺察與感受,才是增強孩子學習動力的最好加油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女孩子學生們樂器好
如何選擇鋼琴啟蒙老師?教孩子,就應該大材小用
彈鋼琴的女孩
不要讓你的孩子學習了一門技術,而恨一門藝術
?孩子學琴碰到這些問題應該怎么辦?
孩子多大才合適學習樂器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塔城市| 遂昌县| 揭东县| 娱乐| 上饶市| 双辽市| 佛冈县| 驻马店市| 香格里拉县| 石首市| 五寨县| 唐海县| 舒城县| 务川| 桐乡市| 天峻县| 濮阳市| 青神县| 岐山县| 平凉市| 潮安县| 甘孜| 玉溪市| 健康| 广水市| 扶绥县| 武隆县| 潢川县| 海伦市| 双桥区| 台南市| 革吉县| 印江| 兰州市| 嫩江县| 盐津县| 盐亭县| 双柏县| 什邡市| 咸宁市| 沂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