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家長問我:曾老師,我們家小孩寫不好作文,有什么好的訓練技巧呢?
我回答:那你家的孩子對寫作文有興趣嗎?
他很驚訝:就是他對作文沒有興趣才問你的呀。
我說,既然是對作文沒有興趣,那你應該問如何提高作文的興趣,而不是問訓練的技巧啊。
從事教育的老師應該都會知道,教育家布魯姆提出的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的目標,技能的目標,情感的目標。
他說:“學習的最好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
但,大多數老師都注重知識的傳授,技巧訓練。很少有人真正將三位一體的三維教學目標貫穿到底。
特別是情感的目標。
小孩子從不喜歡寫作到對寫作很感興趣,其實就是情感的目標。
情感是底層的驅動力,它像是發動機的引擎一樣,學習如果沒有這個動力,將不可能持續。
因此,調動孩子的寫作興趣是第一重要的事情,是寫好作文的第一能力!
三維教學目標就是三個不同的能力。
很多老師不知道情感也是一種能力。
不知道孩子的寫作的興趣也是一種能力。
四川師范大學寫作與思維研究所所長,馬正平教授有認為激發孩子寫作動力的四個要素:
第一是寫作興趣。
第二是寫作意志。
第三是寫作人格。
第四是寫作技能。
馬教授研究語文、寫作幾十年了,他把寫作興趣擺在第一的位置。
因為“寫作興趣”本身就是作文能力之一,并且是第一重要的能力。
寫作,多大的事情!
老舍說過:
不就是使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變成文字而已。
只要你想寫,有想寫的沖動,不斷的寫啊寫,就一定能夠寫出不錯的文章來。
不是說多寫就能變成偉大的天才,但不寫永遠不可能有這個機會。
我們的第一號教師,孔夫子早就在講述這個道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這就是強調情感能力的重要性。
如果學生好之樂之,還有什么學不好的呢!
至于寫什么?怎么寫?其實已經變得很次要了。而且你越是強調寫什么和怎么寫,孩子寫得越多,就會壓力越大,壓迫感越強。
開國領袖說過的,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
家長和老師太強大了。
孩子沒有辦法反抗,只能被動的寫作。
在壓力下面,開始變得越來越害怕寫作。
這么些年,我真的很少見到喜歡寫作的孩子。
只有極少數幸運的孩子,能夠出于他自己的興趣,比如從日記開始,那是一種自由自在的表達方式,然后愛上了寫作。
大多數的孩子,都是處于痛苦的掙扎當中。
寫作文的人,苦;教作文的人,也苦。
大家的日子都被搞的很難過,是時候想點餿主意來解決這個問題啦。
我看國外的寫作文的書,的確是有不一樣的教學方法。
他們在“引誘”孩子產生寫作興趣方面,使用了很多有趣的方法。
為了避免有做宣傳的嫌疑,我就不介紹它的名字。
當然,這是針對二三年級以下比較小的孩子的一些簡單的方法。
如果是大孩子,這些方法就不是那么好用了。
——他們會認為這樣“太幼稚”。
那怎么辦?
其實學習、寫作對于任何人都是一件辛苦的腦力活動。
在寫作的過程中,大腦內部的神經回路在高速生長,這意味著——
你一定會覺得“累”,“燒腦”……
但,也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的變得聰明起來。
零秒思維寫作就是出于這樣的教學目的:
從激發孩子的寫作興趣入手,讓孩子在寫作當中體會到樂趣,即使累也會樂此不疲。
愛因斯坦曾說:
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出來,那么學校所規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
愿天底下所有的小朋友都接受到這樣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