爻(音同姚),《易經》八卦的兩個符號,一個是“━━”,另一個是“━”。在《易經》中并沒有陰、陽爻的說法,數百年后的《易傳》才把“━”叫陽爻,把“━━”叫陰爻。
《說文》釋形日:“爻,交也。象《易》六爻頭交也。”甲骨文中數字“五”為“×”狀,這樣“爻”的甲骨文即下五上五的兩個“五”狀。“爻”的金文除了和甲骨文兩個“五”同形之外,還有上中下三個“五”相疊之形。
相疊之形實為數字八卦中三個數字構成的單卦形式的記錄。具體而言,三個“五”相疊而成的“爻”字,即由“五五五”三個數字組成,再把數字八卦按單數代表陽爻(━),雙數代表陰爻(━━)轉換成符號八卦,“五五數代表陽爻(━),雙數代表陰爻(━━)轉換成符號八卦,“五五五”為“乾”卦。從“爻”的三個“五”的形體中可知,“爻”的本義指整個單卦之狀。以八卦這八個單卦而言,“爻”的字形僅記錄其中的一卦“乾”卦,表明“乾”卦在八卦中的首要位置。
【生活中的《易經》】
爻在占卜的時候最常用。實際上,哪怕你是初學者,也可以用爻辭直接斷卦,這就是爻辭的實用功能。它通常富于概括性,能夠使預測變成一件簡單的事情。
什么是三爻和六爻
《易經》將宇宙萬事萬物抽象為陰(━━)陽(━)兩種符號,根據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的太極思維,將陰陽符號以三聯(lián)體組合成三爻卦表示空間中的一個“點”,可見周易八卦以三爻卦表示宇宙萬事萬物之象,體現了立體幾何學的原理,或者說周易三爻卦是根據立體幾何學的原理創(chuàng)作的。
六爻八卦預測,是起源于周朝時期。六爻就是預測人將三枚銅錢放于手中,雙手緊扣,思其所測之事,合掌搖晃后放入卦盤中,擲六次而成卦。配以卦爻,及變動以后,結合《易經》的爻辭,以及時間的干支,而占卜事物的發(fā)展過程和結果。
六爻是民間流傳最廣的占卜方法之一,其變化有梅花易數、觀音神課,以及文王六十四卦的斷法。相對于正宗的六爻斷法要簡單許多。六爻有日:“一陰一陽之為靜,樂知天命故不憂。”六爻斷法相對規(guī)范和容易,是易占家必學之術。
【生活中的《易經》】
爻辭其實是根據自然萬象結合人類社會特定規(guī)律的總結。《易經》把這些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宏觀和微觀,簡易、不易、變易的對象以卦變的形式概括和表現出來,爻辭表達的意旨是整個事件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