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鄰家的一對姐妹,妹妹考上了重點大學,幾千里之外的湖南,姐姐買了兩張臥鋪送妹妹。
偎依走在異鄉的大學校園,也許那一刻她們預見了未來的美好,和那一刻的姐妹情深。
所有曾經的艱辛都在努力和互相扶持后漸漸煙消云散,就像她們看到的橘子洲頭,湘江遠去。
妹妹不會忘記姐姐努力工作,支持她上學,周末會帶去零食,時不時的為她添置衣服,高考時為她祈禱。
姐姐也一直為妹妹感到驕傲,自小沒有當今農村孩子的那種嬌慣,學習很是刻苦。現在考上了重點大學,暑假還為學費而打工。相比很多男孩子啃老等父母托人給找工作,操心找媳婦,這個妹妹更勝男兒。
姐姐眼中那個小丫頭長大了,會有更好的未來...
遠嫁的自己,永遠不會忘記大姐在送我到婆家,吃完飯后離開時抹眼淚的情景。
雖然知道妹妹會過的很好,姐姐也會心疼,怕妹妹會孤單,會有委屈的時候。
而作為妹妹的我,不知該給千里之外的姐妹何種關心。有時候會假象,姐妹如果都在身邊,一定會時常聚聚,吃個飯,逛個街,撒個瘋。
但這心心念的分享,卻相隔于千里....
有人只身去大洋彼岸寫自己的離別:
這一次,送我的是父母,還有白發蒼蒼的外公。走進海關的那一瞬,我回頭張望,發現他們都被薄霧式的東西籠罩著——那是我不肯流下,倔強和自尊的淚水。這一別,預示我告別童年。從那一天開始,我與父母親,都沒再朝夕相處,那一別,注定我與眾不同的坎坷多磨。
父親說我走后母親整夜難過,我以為她習慣了送別,送別過丈夫,如今又送別女兒,幼鳥總會長成金翅大鵬,每個女人都在經歷輪回,只是感受和經歷,徜徉著不一樣的笙簫。
在國外的我依舊堅強,把對父母親的思念變成每日的筆耕不輟,雖然忙的忘記時間,也會情不自禁地憶起那場送別,猛然間意識到,流淚的故事很多很多,如今跟父母親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也習慣了迎來送往的離別,其實每次回去都會心安,而歸來總伴著沉重,我讓一滴眼淚落入心房,愈加輕吮著送別的芬芳。
送,意味著見;別,說明我們還有緣。
有個朋友問我,你知道雨天高速上飛馳的汽車是什么樣子嗎?
車下的水霧升騰,絕塵而去。她說,那是她見過的最浪漫的馳騁,難以忘懷。
那一刻的美好不是因為有雨為幕,而是愛人千里之外趕去看她。送他離開時,雖知千里之外,
但從未懷疑,該不該,這么遙遠的愛。
弘一法師曾寫下:“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的欲罷不能。
是不是每場送別都會到千里之外,是不是每場送別都會山水同休是不是每場送別都會歸期難料。
每個人生命中都有千里之遙的送別,亦或是相知卻無法避免的分離,但相信無論過了多少年,終會不期而遇在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