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經》中,老子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張。那么道法自然是什么意思呢?
人們依憑于大地而生活勞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憑于上天而四時更替,化育萬物;上天依憑于“道”而運行變化,排列時序;大道則依憑自然特性,順時而動,生生不息。
老子從天地運行的規律,發現了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人類要想生活的好,必須要順應自然,按照自然界運行的規律去做事。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無為而治”的思想。如果把無為而治理解為“不做事”那是很可怕的。《道德經》通篇都是在講“動”所以無為是無違,“無為而治”是要求人們做事情不要違背自然運行規律,一切要順其自然。
這兒需要注意的是:順其自然不是聽其自然。前者是順時而動,后者是靜觀其變。前者講合理改造生活,后者講萬物自化。說真的,人類要是一切聽其自然,讓其自生自滅那是很危險的。社會不能發展,人類也就不能進步。
“一陰一陽之謂道”,我們要想真正的讀懂《道德經》必須要有動的觀念,否則像“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水柔處下”、“民心抱撲”,都有可能被誤會為消極的思想。那樣離老子的“道”就會越來越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