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蘇心(ID:suxin98498)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世間萬物都是相互的,婆媳之間的感情也是。婆媳要保持舒適的關系,靠的是兩好合一好,而不是理所應當。——丘君
01
前段時間,我寫了一篇關于婆媳關系的文------《婆婆究竟該誰養》?
后臺留言簡直爆了,有兩條點贊特別高:
1,婆婆如果對兒媳婦掏心掏肺地付出過,那么兒媳婦肯定也給婆婆養老的。如果始終把兒媳婦看做是外人,那么就別怪兒媳婦做不到你心里去了。
2、在我坐月子的時候,婆婆不聞不問,我女兒長到20歲,她都沒給孩子買過一點東西。我早就跟婆家人說明白了,有一天婆婆需要照顧的時候,不要指望我。
留言有幾百條,大致意思都是婆婆對兒媳婦既沒有養育之恩,如果連幫扶之義也沒有,那么“老了要麻煩媳婦”的邏輯則很難成其因果。
還有一位律師說,作為專業人士我提供一個淺顯的參考意見:根據繼承法及民法等法律規定,贍養父母是兒子和女兒的責任,同樣,父母的財產,兒子和女兒也有同樣的法律繼承權,中間,并沒有媳婦什么事。
真是聲浪濤濤。
我曾經在自己的小號上,做過一次關于婆媳關系的調查。
婆媳關系緊張的,大多是七零八零后的兒媳婦們,而她們的婆婆,基本都在六七十歲。這個年齡段的婆婆,正處于時代的轉型期,她們大多帶著舊傳統的烙痕,腦子里還住著一個大清朝的婆婆,“我多年媳婦熬成婆,終于可以發號施令了”,不想卻發現自己的兒媳婦根本不買賬:你對我好,我盡己所能回報,你對我不聞不問還指手畫腳,對不起,我不買賬。
九零后兒媳遇到的婆婆,相對來說這種擰巴心理就少多了,婆婆們大多在五十到六十歲之間,獲得了更多的受教育以及就業機會,也一直很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活得畢竟通透,她們很清楚:想要一個好媳婦,就得先身體力行做一位好婆婆。
自古以來,婆媳關系就是最難處的關系之一,很多家庭都陷入“婆媳是天敵”的魔咒。而在從前,女人的一生都要靠男人,自己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也沒有什么發言權,心里再苦也只得逆來順受,忍氣吞聲。
而如今不一樣了,女同胞大多有文化,有收入,有思想,想要不分皂白用道德說教什么的來綁架,根本行不通。
導演李安說,孩子與父母的關系,能夠彼此相愛就夠了,不必要制造一個階級觀念。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你都要尊重他,接受他,這是和平相處的一個基準。
是的,尊重。只有在尊重的基礎上,才能有和諧的婆媳關系,道德綁架綁不出真正的孝順。
02
對于婆媳關系這件事,作為一位資深兒媳,我想我是有發言權的。
十幾年前,我剛剛嫁給老公,那時他父親已經去世,哥哥姐姐們早已成家立業,只有我老公和我婆婆相依為命。
對于五十多歲就寡居的婆婆,我非常同情,和老公說過幾次,結婚以后就和我們住吧,不就多一雙筷子嘛。看到我這么說,老公很感動。
我婚后婆婆和我們住了一個多月,她說和我們住不慣,要回鄉下,我極力挽留也沒留住,就只好依著她了。
在婆婆走了一周后,我回家去看她老人家,她和我說,以后你們有了孩子不要指望我,我年紀大了,讓姥姥看吧。
女兒出生后,婆婆果真一天沒看過,一直由我爸媽帶大。
婆婆是落得了清閑,但我真心不覺得她老人家有多么劃算。
雖然女兒從小就被老公耳提面命,要善待老人,可感情這事真是無法勉強,她在奶奶面前,表現的是乖巧,臉上的笑容是有距離感的;而在姥姥姥爺面前,才是那種真正的祖孫之情,撒嬌,起膩,瘋鬧,毫不拘束。
我也是,與婆婆也只是保持著一份尊重,并不是因為她沒有對我好過心里有過節,而是從未走近過,想要生發出一份濃濃的愛,真的是做不到。
03
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十年看婆,十年看媳》, 里面說一位老太太摔了腿,養傷期間,兒媳婦一日三餐端到跟前。小區里的婆婆們都很羨慕,夸遇上這樣的媳婦有福氣,紛紛吐槽自己的兒媳婦。
而那位好兒媳說,自己其實和鄰里的兒媳們沒有兩樣,一開始也是什么都不會干,而她婆婆卻從來不挑剔她,主動把做飯的活攬了過去。她懷孕時,什么都不讓她操心插手,婆婆給她和寶貝準備好了所有的東西,她做月子的時候,老太太又衣不解帶照顧她。現在,大家都看見我待婆婆如親媽,大家沒看見,婆婆一直對我如親女兒。
是啊,婆媳婆媳,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婆媳本來就是兩個毫無血緣關系的陌生人,只是因為那個男人,把彼此連接到一起。婆婆晚年能夠得到媳婦悉心照顧,因為年輕時候已經給自己掙下了的資本。
道理并不復雜,有春華才有秋實,有付出才有回報,與任何其他道理毫無二致。
我同事的爺爺去世早,她父母做生意忙,自己和哥哥是跟著奶奶長大的,奶奶是極富愛心的,看到兒子媳婦那么忙,每天都是做好飯再把全家喊起來吃飯,家務活大部分都是老太太干,兒媳婦過意不去,說想請個保姆,老人嫌太浪費不同意。
老人一直照顧全家到了暮年,得了中風,癱在床上。同事的媽媽每天精心照顧她,把老人家收拾得干干凈凈。
后來,老人大小便失禁,她怕自己給孩子們添太多麻煩,拒絕吃東西,兒媳婦含淚和孩子們掰開嘴給老太太喂奶……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世間萬物都是相互的,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是。
每一條幸福的路,都需要付出來鋪就。婆媳之間沒有從小養育的親情,要保持舒適的關系,靠的是兩好合一好,而不是理所應當。
到底是先有的好媳婦,還是先有的好婆婆?答案已經很明確了,對吧。
這世間,從來就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作者介紹:專欄作家,自媒體人。馳騁職場,也熱愛文字。關于職場,關于生活,關于婚戀,關于女人,我手寫我心。微信公號:蘇心(ID:suxin98498)。新書《在堅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顆溫柔心》正在熱賣。
*本文配圖源于電視劇《麻辣婆媳》,版權歸屬原作者。
了解別人的人生,
是能把自己的人生擴充十倍的手段
而了解先賢們真實的人生,
是通向智慧心靈的捷徑。
慈懷最新好課推薦
↓↓↓
趣聊中國思想大家
讓你白丁秒變鴻儒
點擊視頻了解課程詳情↓↓↓
58元
(原價: 88.00 元 )
2月2日開課,一起共赴經典
一次報名,永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