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擔心什么,什么就控制你。——洛克
1632年8月29日,洛克出生于英國薩默塞特郡的一個律師家庭。
1647年,在父親的友人資助下,洛克被送至倫敦就讀西敏中學。畢業(yè)后上了牛津大學。雖然洛克的成績優(yōu)異,他卻對大學課程相當不滿,他發(fā)現(xiàn)當時一些哲學家例如笛卡爾等人的著作遠比大學里教授的古典教材要有趣。后洛克成為皇家學會院士,在哲學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洛克是第一個系統(tǒng)闡述憲政民主政治以及提倡人的“自然權利”的人,他主張要捍衛(wèi)人的生命、自由和財產(chǎn)權。1689到1690年寫成的《政府論》是洛克最重要的政治論文。
洛克認為:'人類從自然狀態(tài)里走出來進入契約社會,必然把人的一部分權利交給政府,但人的三個基本權利不能交,即生命、財產(chǎn)和自由。'
'政府存在的目的,不是追求政府的既得利益,而是為了公共福祉。公共福祉就是要保障公民的生命、財產(chǎn)和自由,政府不得以任何名義侵犯。'
洛克認為:'如果同一批人同時擁有制定和執(zhí)行法律的權力,這就會給人們的弱點以絕大誘惑,使他們動輒要攫取權力,借以使他們自己免于服從他們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執(zhí)行法律時,使法律適合他們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們就與社會的其余成員有不相同的利益,違反了社會和政府的目的。'
洛克談到暴政:'暴政以恐懼為根本原則,以謊言為基本信條,以暴力為強大后盾,以權力濫用為主要表征,侵犯人的肉體與精神,使人成為工具。'
洛克從不高揚人的道德,他認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道德觀,在群體中高揚道德,尤其是推崇高尚的道德,會破壞每一個人的道德生命力,使很多人在高尚的道德面前失去了做人的尊嚴。
洛克還提出了一個社會契約上的“基于同意的權利”,推翻了歷史上誰拳頭大誰就有理,誰武力高誰就是君主的叢林法則。將掌權者的合法性定義為普通民眾的同意,不再由掌權者依靠自身的武力來保障。
洛克的思想對于后世的伏爾泰等人有極大影響,而他有關自由和社會契約的理論,也影響了后來的美國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詹姆斯·麥迪遜、托馬斯·杰斐遜等人,洛克的理論激發(fā)了后來的美國獨立革命與法國大革命。
1691年以后,洛克的健康狀況不斷下降,最終于1704年10月28日去世,并被埋在艾賽克斯郡的一個教堂墓區(qū)。洛克終身未婚,也沒有留下任何子女,以一個獨身者的形象告別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