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藥具五味,五臟皆可養
中醫所講五味,是辛、甘、酸、苦、咸、淡、澀等功能藥味的統稱,藥物以味不同,作用便不相同。五味所入簡稱“五入”,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五味適量,對五臟有補益作用。
宋名醫蘇頌說過:“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則五味見也。”這就是五味子名稱的由來。而五味子剛好對應了這五味,簡直就是天生的保護五臟的法寶。
中醫認為五味子具有滋補強壯、收斂澀腸、生津止渴、益氣養陰、寧心安神、斂肺止咳等多重作用。可補五臟之氣、補益身體、延年益壽。
秋后心腦血管高發,五味子中含有的獨特物質能保護心肌、改善心功能;還能安神、健腦,適當適量用它煮水喝,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血脂,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堪稱心臟守護神;
它是補shen的要藥,藥王孫思邈講五味子補shen,治消渴,并且五味子既能滋養,又可固攝腎中精氣,對于腎虛或是糖尿病的中老年用五味子泡水不僅可以滋補shen臟,還可以改善糖尿病口干、口渴等癥狀,有助于降低血糖。
它還是保肝良藥、肺病克星、養脾胃的佳品,但事物均具兩面性,不能長期大量用,要用一段時間停一段時間才好,而且五味子在感冒期間、咳嗽初期、有內熱時不適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