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行存了1萬元的定期,正常情況下到期了很多人都會選擇取出來或者轉存,但也有一些人可能忘記了,然后兩年之后才取出來,那這種情況這筆存款利息該怎么算呢?
具體利息怎么算,關鍵要看大家在存款當時是否選擇到期自動轉存,在存款的時候,銀行工作人員一般都會提醒大家,這筆存款到期之后是否會選擇到期自動轉存。
如果選擇到期自動轉存,那么在1萬塊錢一年定期到期之后,銀行就會按照轉存當日銀行存款利率自動再續存一年。
比如大家在2018年9月份存入了一筆1萬塊錢一年定期,當時跟銀行約定利率是2.25%,2019年9月份這筆定期存款到期之后大家沒有取出來,然后銀行按照約定自動再轉存,轉存當日銀行一年期掛牌利率是1.95%。
過兩年之后大家去銀行取錢,可以獲得的利息是:10000元×2.25%+10225×1.95%=424.38元。這里面10225元是1萬塊錢第1年存款到期之后連本帶息繼續轉存的本金。
但假如大家在存款當時沒有選擇到期自動轉存,那么在第1年存款到期之后,1萬塊錢總共獲得的本息是10225元,10225元不會轉成定期,而是以活期的形式存在,目前銀行一個季度會對活期存款進行結息一次,而大多數銀行活期利率都只有0.35%左右,相當于每個季度能夠獲得的利息大概是8.95元,一年下來總共的利息大概是35.8元。
這意味著如果一年定期存款到期之后沒有繼續轉存,兩年之后大家再去把錢取出來,總共獲得的本息大概是10260.8元,這個利息要比到期自動轉存的利息少164元左右。
通過簡單計算之后,大家在存款的時候選擇到期自動轉存是最劃算的。
一方面是如果選擇到期自動轉存,那么在另一個存款期限之內,仍然可以獲得較高的存款利息;另一方面在選擇到期自動轉存之后,如果大家選擇提前支取,那么提前支取會按照活期利率計算,這種計息方式跟沒有選擇到期自動轉存的計息是一樣的。
所以從整體來說,存款到期自動轉存是最合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