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天氣越來越炎熱,令人討厭的蚊子也越來越多,被蚊子叮咬后不僅會非常的癢而且還會影響睡眠,降低工作效率,甚至還會傳染某些疾病。每次蚊子一出現,身為食物鏈頂端的人類一點也沒有感覺到優越感,打死一只,還有三只,被蚊子搞得上蹦下跳、煩躁不安。
對于現實中的蚊子,人們尚且還可以用蚊香、電蠅拍等工具將它們“繩之以法”。然而還有一種蚊子更為令人十分憎惡,在有些人的眼前慢慢悠悠的飄來飄去,伸手卻怎么也抓不住,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這種蚊子是藏在人的眼睛里,人們稱這種情況為飛蚊癥。
飛蚊癥是怎么發生的呢?
飛蚊癥如何發生,還要從玻璃體說起。玻璃體在眼睛中具有屈光、固定視網膜等作用,其主要成分是水,與玻璃體體積的占比在99%左右,正常情況下為無色透明的凝膠狀,與生活中的果凍較為相似。
當玻璃體內因某種原因出現混濁物時,射入眼內的光線就會受到影響,在視網膜上出現渾濁物的投影。患者初期可能察覺不到癥狀,當發展到一定時期眼前就會有較為明顯的點狀、絮狀等形狀的影子,如同飛蚊一般來回飄動,這些“飛蚊”也會隨著眼睛的運動而移動。
飛蚊癥多發生于近視及中老年人群。近視人群常見的發病原因是玻璃體液化與基底膜增厚產生,而中老年人飛蚊癥的發病原因較為多樣,多以眼部老化、眼底病變為主。
了解飛蚊癥對眼睛的影響,需分清生理性飛蚊癥和病理性飛蚊癥
生理性飛蚊癥
在飛蚊癥患者中,多數是生理性的飛蚊癥,發生的原因包括眼睛老化、近視等。
玻璃體的正常狀態是膠原纖維和水分子緊密結合,當眼睛發生老化,玻璃體的水分和膠原纖維會發生分散的現象,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玻璃體中就會衍生一些不均勻的液體或塊狀物,這就是老人發生飛蚊癥的常見原因。
正常人的眼軸一般在22-24mm左右,而近視患者的眼軸要比正常人的長一些,尤其是高度近視患者,眼軸可達到26-28mm左右。
眼球因為調整焦距會被越拉越大,像吹氣球一樣。這樣一來,玻璃體的密度也會發生改變,有的部位 “稠”,有的部位“稀”,進而影響光的投射,導致生理性飛蚊癥提前出現,這也是生理性飛蚊癥的常見病因。
有一些年輕人既沒有近視也沒有眼部疾病,但也出現了飛蚊的癥狀,這是由于在胚胎期玻璃體內有血管存在,有些人在出生后血管會消失,但也有些人玻璃體血管仍有殘留,會表現為眼前混濁,屬于生理性的飛蚊癥。
在經過醫院確診為生理性飛蚊癥的患者,癥狀不會產生嚴重后果和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是不需要特殊治療的。如果檢查確有嚴重眼底病變、玻璃體渾濁的病理性飛蚊癥要積極治療。
病理性飛蚊癥
病理性飛蚊癥發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引起的玻璃體出血、視網膜裂孔造成的眼底出血、眼底腫瘤造成的玻璃體混濁等等。
治療病理性的飛蚊癥,必須先解決其根本病因,再選擇消除飛蚊癥的治療方法。目前治療的方法有激光治療飛蚊和微創玻璃體切除術等。
激光治療飛蚊
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目前治療飛蚊癥的理念也開始出現發展。對部分雖未并發視網膜病變但癥狀明顯,病人自覺視力被干擾和生活質素的飛蚊,可以考慮采用YAG激光玻璃體溶解術或者玻璃體切除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
激光治療時利用YAG激光的能量將玻璃體內的漂浮物擊破,原理是利用激光聚焦于某一點產生4000度的高溫,將漂浮物加以氣化。然而,這一治療由于需要激光能量聚焦的位置較深,并且產生能量較大,有較高風險影響到附近的眼部組織,例如視網膜和黃斑等,因此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微創玻璃體切除術
玻璃體切除術的原理是利用器械進入眼球內將原本的存在混濁的玻璃體切除,以特制的平衡溶液取而代之,另外眼睛也會自行產生房水以繼續維持眼球形狀和屈光間質。此外,由于玻璃體被切除,病人因被玻璃體牽拉而引致視網膜撕裂,發生視網膜脫落或出血等并發癥的風險亦隨之大幅度下降。
現代玻璃體切除手術技術不斷取得突破,現時施行玻璃體手術已經常規采用微創技術,手術切口無需縫線,手術安全有效,正因如此,目前越來越多的醫生以微創玻璃體切除手術來治療病癥明顯,影響生活的飛蚊癥。
溫馨提示
在生活中,當出現輕微飛蚊癥的癥狀時,很有可能是眼睛過于疲勞而發出的信號,建議患者勞逸結合,給眼睛充足的休息時間,同時也要注意睡眠。一旦眼睛發現不適癥狀,如飛蚊增多,陰影加重等,應及時到專業的眼科醫院就診,避免因延誤治療時間而加重病情。